07

浅谈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2018年05月21日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力地扩展了语文教学的外延,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水平的提高。课外阅读水平直接体现了学生语文的整体水平。鉴于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并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针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现状,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也让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次教学活动的点滴心得归纳总结如下。

教师要明确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学目的:一是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让学生学习读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乐于讨论,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三是通过对书中部分精彩片段的阅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故事的深刻内涵。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强化阅读训练,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课外书的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快乐。

对于课外阅读指导课《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先引出了作者罗尔德·达尔。然后,我引领学生了解阅读整本书的方法:读作者、读梗概、读目录、寻读感兴趣的章节,让学生把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圈读、品读、摘读、寻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最后,三人一组进行交流,汇报自己在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时运用了哪些读书方法。

学生一边汇报,我一边点评指导,引导学生熟练运用这些阅读方法。他们读书都有自己的见解,收获满满。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时,学生们有的说要学习作者的写法,比喻生动形象、想象丰富、语言幽默;有的感悟到主人公查理的诚实、善良,要学习查理的勇于担当;有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收获,要多做善事,多帮助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教学中,我将朗读、想象、感悟等语文实践融合在一起,努力调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其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习效果显著。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比较有效的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在以后的课外阅读指导中,我要紧紧围绕“激发阅读兴趣”这个目标,根据书籍内容的特色,努力寻找兴趣点,引导学生进入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