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夏季谨防六种高发疾病 2018年06月06日

告别气候宜人的春季,步入酷暑难耐的夏季,我们应适时调整生活方式和行为来适应这种变化,尽享夏季之畅快。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一些疾病也会随之产生,那么,我们应该谨防哪些疾病呢?

● 谨防红眼病

夏季要注意预防红眼病。此病潜伏期短,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患者的洗漱物品要专用,尤其在集体场所,更要做好各项隔离工作。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 谨防脾胃受损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一方面,入夏后消化功能随天气受影响,人体胃口自然变差;另一方面,人们常因贪凉,常食寒凉的食物,从而刺激肠胃,当胃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往往会在夏季出现腹部疼痛等情况。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此外,新鲜蔬菜水果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在食物中,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这些都有一定的消暑作用。而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最好不要急着吃,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少吃或不吃。

● 谨防菌痢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从而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有关。

控制菌痢的关键首先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对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最后,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 谨防热伤风

夏天感冒俗称“热伤风”。夏季天气炎热,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出汗很多,入睡后易使身体受凉而发生感冒。热伤风病情较轻的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较重的常有高热,而且出汗后热不易退,并伴有头痛、沉重如裹、身体酸懒、倦怠无力、口干但不想喝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对于热伤风,病情较轻时适当服些感冒药,一般两三日即可痊愈。对于较重的暑热感冒可用中药治疗。预防热伤风,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使身体能够适应暑天的多变性。要随早晚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 谨防头痛

夏季的高温、闷热、雷雨、大风、天气骤变,常会诱发或加重头痛。另外,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精神疲劳都可诱发头痛。应对夏季头痛,不能过分依赖药物,可通过调剂饮食、补充水分、消暑降温、节制冷食、调整情绪、注意休息等方式进行保守治疗。

● 谨防皮肤病

夏季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上夏天人容易出汗,皮肤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发生传染。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是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使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脚气患者夏天很难受,因为除了脚趾间的皮肤发红、糜烂、生小水疱之外,还会瘙痒及有异味。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天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他们排汗量大有关系,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人在出汗后没有得到及时清洗,真菌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夏季可使用爽身粉;勤洗澡并更换内衣,一定要穿皮鞋的男士袜子要选用棉质的,以利吸汗、透气;不要共用鞋袜、毛巾;尽量避免在游泳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魏亚林

市中医院协办

电话:0393-4416620

网址:www.pysz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