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 管红光 2018年09月04日

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常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只有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为我市引来带动经济发展的“金凤凰”。

近年来,市质监局始终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上下真功夫,以质量、标准、计量、安全、认证为切入点,从点滴做起、从实事做起,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思想,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牵住思想认识这个牛鼻子

市质监局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及时学习领会、专题研究部署、严格督导检查、坚决抓好落实,把思想认识凝聚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濮阳发展上。

构建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

日前,市质监局出台《关于落实“濮阳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五条’措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明确做好质量、标准、计量等持续优化质监服务的内容,建立“十八不准”的负面清单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确保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优化营商环境从实抓起

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中央、省、市对“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市质监局着力破除审批服务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依法精简涉企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压缩行政许可办理时限,最大限度地缩短办理时间,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同时,大力推进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开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持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加大执法打假和区域集中整治力度,先后开展纤维制品、危化品、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检查活动,保持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紧抓质量这条主线。用质量提升带动营商环境升级。一是加快质量强市建设步伐。快速启动2018年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帮助我市23家企业成功申报市长质量奖;帮助濮阳县成功创建“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帮助南乐县推动创建工作开展,同时推进我市4个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开展。二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目前,清丰县“国家级家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已通过省质监局验收,范县在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基础上,正在升级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市质监局正积极帮助清丰县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在范县大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基础上,指导、督促清丰县蘑菇、台前县吴坝大蒜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一批濮阳知名品牌。

加强计量基础支撑。目前,全市共有计量检测机构14家,建立计量标准160项。计量器具的检定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量传溯源体系。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用标准引领企业社会发展,指导市行政服务中心完成国家级社会管理和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中期评审工作。助力南乐县行政审批局被批准为省级公共管理和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濮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南乐县木伦河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被批准为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推荐联通公司濮阳分公司为2018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推荐南乐县联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草莓种植为2018年度省级农业种植标准化示范项目。

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检验检测能力是支撑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市质监局推进国家电光源质检中心电波暗室完成了相关扩项产品的试运行和能力确认。局属市检测中心的《一种投光灯光度测试用夹具》《一种立式分布光度计用可调角度的夹具》2个项目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清丰县家具省级中心、濮阳县LED省级中心已通过省局验收,清丰县食用菌省级中心已通过专家论证,省级石油化工产品质检中心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选址规划,南乐县生物基省级中心项目通过省级初步论证。

强化认证认可工作。认证认可工作是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好的必要手段。市质监局先后指导我市12家检验检测机构通过资质认定评审,同比增长16%;督促地方政府培育7个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产品示范基地;为21家强制性认证企业建立了质量信誉档案,同比增加7%;有效服务49家自愿性认证组织规范运行管理体系,同比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