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台前县人民法院调研 2018年09月04日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听取台前县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汇报。

本报讯 为全面推进诉调对接工作,打造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总结创新改革经验,8月3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到台前县人民法院专题调研诉调对接工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姬生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郭邑,台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张延龙,县政协副主席王秋英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察看了台前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的文化建设、远程立案,听讲解员讲解了城关法庭诉前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参观了台前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对配置的信息化诉讼服务设备进行了察看和体验,并详细询问了诉前调解工作开展情况;了解了台前县人民法院廉政基地建设及党建长廊、廉政文化建设等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姬生强向与会人员通报了全市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台前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勇汇报了台前县人民法院今年年初以来的各项工作情况。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踊跃发言,为法院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诉调对接是一种以法院为主导、多元主体参加、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机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它整合了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两种解决矛盾纠纷的资源,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司法能力,借助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人民调解辅助法院解决纠纷,既节约司法资源,又不偏离法治轨道。近年来,台前县人民法院在原有“1+3”诉调对接模式(一个诉调对接中心+诉调对接工作室、人民调解室、司法确认室)的基础上,探索出了“1+N”诉调对接模式,设立了全市首家公正诉调对接窗口,涉保险案件诉调工作室,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7个行业调解委员会,县平安建设老干部促进会、豫鲁6县跨省综治协会等组织,9个乡镇司法所、综治中心矛盾调处室,“老董”“吴玉增”等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实现了诉调对接网络在各行各业、各乡镇的全覆盖。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台前县人民法院在诉调对接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一要高度重视诉调对接工作的开展。要以诉调对接为着力点,将处理纠纷的关口前移,充分发挥法院在诉调对接工作中的引领、推动、主导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建立“1+N”的诉调对接模式,实现矛盾诉前调解多、立案少、执行少、信访少的良性循环。二要不断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充分调动民调组织及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诉前调解,不断织密调解网络,提高诉前调解成功率;做好诉前调解与立案之间的衔接,提高诉前调解效率;进一步完善司法确认制度。三要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对调解员定期培训,不定期组织旁听庭审,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技能。四要进一步加强对诉调对接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诉前调解的认识,改变群众对民调协议效力的模糊认识,打消群众对诉前调解协议效力的顾虑,提升群众参与诉前调解的积极性、主动性。

(张洪中 倪蒙 宋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