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把庄严承诺写在龙都大地 ——我市奋力推进脱贫攻坚之范县篇 2018年12月06日

范县快速发展中的现代农业。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我市有3个县地处黄河滩区,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工作任务重,是我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点区域。面对重任,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负重前行,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了很多创造性的做法和思路。

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系统梳理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在脱贫攻坚中的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全面展现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努力和探索,进一步总结经验、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与凄清肃杀的初冬景色不同,范县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一村一韵的美丽景象到一幢幢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房,从瓜果飘香的温室大棚到牲畜欢叫的养殖场,从一个个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到一张张脱贫后开心的脸庞,处处都能感受到范县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新生活、新希望,触摸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劲脉动。

数据显示,自2014年到2017年,范县累计脱贫8721户32749人,2018年预计有8700人实现脱贫梦、走上致富路。

振奋人心的成绩背后,是范县上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结果。

自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以来,范县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苦干实干,坚持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以产业扶贫增活力、易地搬迁住新居、股金分红享红利、金融扶贫助增收等为支撑,牢牢把握产业、安居、保障、基础设施等关键点,积极探索可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新举措、新路径。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范县正开足马力,向着日渐美好的幸福生活奋力前行,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进发。

产业花开  铺就致富锦绣路

12月4日,范县杨集乡前马桥村千亩小龙虾养殖基地的池塘内碧波荡漾,一群群小龙虾正欢快地争抢着食物,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小龙虾养殖周期短、投资少,一亩虾塘平均能产150公斤小龙虾,上市能卖到40元一公斤,按一半利润算,一亩小龙虾能挣3000元,还不用愁销路,促脱贫效果真是杠杠的。”养殖户朱亚尧兴奋地说。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近年来,范县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和根本出路,充分挖掘黄河滩区、滞洪区和旱作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温棚瓜菜、食用菌、小龙虾、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五大产业。

小龙虾产业方面。该县确定了濮辛、杨集、龙东、陆张4个小龙虾养殖基地和龙王庄镇、陈庄镇2个稻虾、莲虾综合种养示范区,规划养殖面积7435亩。目前,4个基地已全面开工,2个种养示范区也已陆续启动建设。

食用菌产业方面。该县新发展食用菌基地24个,面积约750亩。目前,已建成投用4个基地115座大棚,建成暂未投用2个基地41座大棚,其他基地正在紧张施工中。

温棚瓜菜产业方面。该县规划建设面积2800亩,涉及王楼、陆集、龙王庄、张庄等7个乡镇,目前已完成150亩,正在建设2150亩。

畜牧养殖产业方面。该县牧原第二、第四分场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庆丰养殖年出栏1000头肉牛基地已完成建设,惠盈养殖7座鸭舍已投产,场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其他畜牧养殖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特色种植产业方面。该县共谋划经济林1500亩、中草药8600亩、构树1000亩。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在做实老项目的基础上,再发展新项目,全面建立扶贫产业与贫困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真正参与进来、融入进来,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范县相关负责人说。(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