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如何在基层党支部把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落到实处,且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效果?从2018年7月份开始,清丰县司法局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称之为“铸魂行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人民日报新媒体先后以《河南清丰:他们的入党仪式被围观》和《一周一次党课与一年三次现场会》为题进行了报道。
创新方式 思想入党
清丰县司法局投资12万元,采购3000本思想政治类图书和阅览设施,建设了读书交流场所,并取名为初心讲习室。2018年七一建党节后,第一期初心读书会开班。初心读书会每期3个月,实行10人小班制,每天下午在初心讲习室集体学习1小时,不要求写笔记、写心得,而是每周召开1次座谈会,要求每人自选1个主题,围绕主题去读书、搜集资料,分享读书感受。每次座谈会明确1人为主讲人,进行不少于20分钟的主旨发言,其他学员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我局各党支部书记在座谈中认真观察大家的议论焦点、思想困惑和政治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党课。每期初心读书会结业时都要举行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的思想入党仪式,由学员代表总结3个月的学习收获,全体学员递交思想入党决心书,并面向党旗宣誓。各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体谈话,要求党员从思想上再入党,入党积极分子从思想上先入党。截至目前,我局已经举行了4次思想入党仪式,第5期初心读书会即将结业。
认准目标 精心铸魂
清丰县司法局把“铸魂行动”的目标确定为“笃信、笃简、笃新、笃行”。笃信就是要笃定信仰。向大家推荐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任志刚的《为什么是毛泽东》、习近平的《脱离贫困》等著作,并围绕主题召开座谈会,共同分享读后感,从中“寻根铸魂”。笃简就是崇尚极简主义,让自己变得简单、阳光,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一心忠于信仰。向大家推荐阅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和乔舒亚·菲尔茨·米的《极简主义》,鼓励大家做一个高尚的人。笃新就是要强化创新意识。向大家推荐阅读汤姆·凯利的《创新的艺术》等书籍。通过开展“铸魂行动”,整个团队的创新氛围逐渐浓厚,组建了全国首个公共法律服务协会和全省首个县级人民调解员协会,建立了全国首个访诉调对接联动机制,并且在全国首创社区矫正“五化三式”工作法,在全省率先启动法治乡村建设试点。笃行就是坚定地行动和落实。我局凝练出“激情在信仰的心中,力量在担当的肩头,成就在笃行的脚下,幸福在奋斗的路上”的团队信条。
铸魂聚力 成效凸显
一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使干部职工逐步养成每天静心阅读的习惯,让思想政治交流成为常态,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二是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每期初心读书会,党支部都是主导,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坚持坐班陪读,每周参加座谈会并辅导党课,发挥了思想导师的作用,拉近了与同志们的距离。三是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2018年启动“铸魂行动”以来,我局坚持问题导向,检视和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18个痛点问题,先后打造出人民调解的“清丰模式”、公共法律服务的“清丰机制”、社区矫正的“清丰方案”和政法队伍建设的“清丰经验”。2018年8月8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局召开。今年2月22日,省司法厅以《清丰县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为题,专期介绍了清丰县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创新做法,并上报司法部。3月12日,司法部专题调研组蹲点清丰,详细了解和高度评价了我局的做法,认为清丰在化解矛盾上形成了拳头效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清丰模式”。3月29日,全市政法队伍建设现场会在我局召开,推广了我局“三个同向发力”的队伍建设经验。6月24日至25日,全省调解工作会议在清丰县召开,省司法厅厅长申黎明在讲话中称赞清丰县通过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打出了矛盾调处“组合拳”,实现了调处效率的最大化,并要求在全省推广“清丰经验”。6月25日,在长沙召开的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会议上,清丰县作了典型发言。9月20日,省司法厅副厅长王海云带队到清丰县调研,指导督促清丰县申报第一批“全国矛盾化解示范县”。9月27日,由河南省司法厅巡视员司九龙和社区矫正局局长汪奇志带队的调研组高度评价并准备向全省推广社区矫正工作的“清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