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读《曾文正公家训》有感 □ 吕圣撒 2019年12月22日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他:“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梁启超也盛赞其:“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和梁启超都认为曾国藩是世间少有的了不起的人物,可以说文韬武略,上能治军,下能安家,闲暇之余亦能挥毫写意。

他,于国忠臣,于家严父,身处朝堂,无暇关照子女,用一封封家书抒写深沉的爱,传达殷切的教导与期盼。《曾文正公家训》全书共两卷,勤奋、俭朴、求学、务实贯穿始终。用曾老的话讲:“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十六个字成为曾氏家风,融入他们血脉,一直为曾家后世所传承。

曾国藩在书中写道:“‘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他要求孩子黎明即起,醒来以后不能再贪睡赖床;凡做一事,无论大小难易,皆宜有始有终。也正是这样,曾氏家族才长盛不衰,代有才出,其子曾纪泽从事外交,是近代享誉中外的外交家,曾纪鸿一生投身数学,通天文、地理、舆图诸学,其孙子、曾孙等大都出国留学,并且学有所成。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远离铺张奢华,保持勤俭节约。为避免孩子沾染不良恶习,他的原配夫人和孩子一直生活在乡下,衣食起居低调朴素,开支有节制,甚至不允许他们在门外挂“相府”“侯府”的牌匾。他更是以身作则,很少为自己添衣祝寿,且从不以军中物资补给家用,夫人在家没有余钱,都是亲自下厨纺织。

除了勤俭持家,他还要求子女勤于治学。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一方面为了解子女生活近况,另一方面为他们批改诗文指导书法,探讨学业,加强监督。他为了督促子女读书学习,专门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督促孩子执行。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伴我许久,每每翻阅,总会有新的体味。这样的家训、这样的教导,如春风化雨般悄无声息地沁入我的心田,带来精神的慰藉,启迪我为人处世和求学、工作态度,鞭策我不断提高学习造诣和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