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立德树人 打造高效德育课堂 □ 市二实小 王慧 2020年01月05日

新时代德育教育要求我们探索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的途径和方法,创造经验,做立德树人的好老师。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倍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必须在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践行职业使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节课我讲的是《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包含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个主题。学生听得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课堂生动有趣,师生关系融洽。当我让学生列举历史上的诚信故事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讲了宋庆龄的故事、范式千里赴约等。

我接着提示学生历史上的杀猪故事,故意拖长了声音,等待学生补充。一个响亮的声音“某博杀猪”传来(某博是他们班语文老师的名字),班里有部分学生嬉笑。于是,我停下讲课,走到这个学生面前说:“你不会便罢了,不该拿老师的名字儿戏。这样反而显示出你的人格修养很差,需要提高。你的回答证明你对语文老师不尊重,也对课堂不重视;还说明了你的阅读量小,学识不渊博,五年级学生竟然连曾子杀猪的故事都不知道……”“老师,我错了。”他羞愧地低下了头。“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增强教育的时效性,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思政工作者要为学生讲清楚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年实践史。教师必须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也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将固态化表达的理论话语转化为时代的现实话语。我们不仅能讲好历史故事,更要启发学生、组织学生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好身边的故事,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课要守正,也要创新课堂,教师要牢记使命培根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