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小蘑菇成就大产业 ——清丰县马庄桥镇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2020年01月13日

深冬时节,走进享有“全国最大的黑皮鸡枞菌生产基地”美誉的赵家食用菌基地,沃野田畴之间,现代化的食用菌大棚比比皆是。

2017年以来,清丰县马庄桥镇积极响应县委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战略的号召,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在赵家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马庄桥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8户909人,建档立卡贫困村2个,于2016年、2017年先后退出。目前,全镇未脱贫贫困户3户7人。

树立新理念 引来产业活水

赵家村位于马庄桥镇政府北2.5公里处,共有村民小组6个,耕地1930亩,总人口430户1550人,其中党员5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30人,于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两年来,赵家村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先进党组织”“市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赵家食用菌基地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1100亩,建设大棚609座,配套冷库、烘干房、菌包加工厂、电子商务、菌菇文化馆、技术培训学校、爱心超市等设施1.1万余平方米,恒温设备1500余台,主要种植黑皮鸡枞菌、香菇等,享有“全国最大的黑皮鸡枞菌生产基地”的美誉。基地内水、电、路、沟渠畅通,基础配套设施齐全,集菌包加工、技术培训、烘干冷藏、种植销售于一体,年产值8000余万元。贫困户通过包棚创业、劳务承包、菌包托管、大棚租赁、基地务工等方式参与食用菌产业。截至目前,基地共带动贫困户252户808人,占全镇贫困户的91.9%,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抱团闯市场 发挥龙头作用

赵家食用菌基地采取“党建+基地+公司+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引进山东远洋、濮阳润泽、濮阳健丰3家龙头企业,成立天水合作社,探索出带动贫困户参与的5种模式,即包棚创业、菌包托管、劳务承包、大棚租赁、基地务工。

一是包棚创业。针对有劳动能力和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动员其利用到户增收资金或小额贴息贷款购买菌包,自主管理,基地免费提供大棚及水电设施,合作社负责提供菌种和种植技术,并承诺后期回收,保证做到种植零风险。

二是菌包托管。针对符合扶贫贷款条件、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动员其加入合作社,利用到户增收资金或小额贴息贷款购买菌包,托管给合作社种植,合作社每月给贫困户分红500元。

三是劳务承包。针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将食用菌大棚承包给贫困户,合作社负责生产投入,贫困户负责棚内摘菇、削根、分级等劳动,成品菇交给合作社,劳务费按照出菇数量确定。

四是大棚租赁。协调马庄桥油区信用社,为贫困户办理每户2.5万元~5万元的贴息扶贫贷款,通过镇政府、村委会和帮扶党员三方担保,贫困户可以自用,也可将贷款建设的食用菌大棚“零风险”地租赁给合作社,贫困户每年获得租赁费。

五是基地务工。由于食用菌产业用工量大,带动能力极强,基地与赵家村签订扶贫协议书,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到基地就业。目前,基地最高用工量200余人,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采取计件工资方式,日工资均在50元以上。

延伸产业链 发展乡村旅游

自建菌包加工厂,降低种植成本。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赵家食用菌基地建设大棚609座,其中300座大棚由地栽式栽培提升为立体层架栽培,规模的扩大导致菌包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降低菌包成本,解决资金难题,马庄桥镇协调引进誉丰菌业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日产4万包菌包的加工厂,每年可节约成本500余万元。

建设冷库、烘干房,提升产品价值。菌菇集中上市容易产生销路不畅、价格低迷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基地为200座大棚安装中央空调等加热设施,由春秋两季出菇变为一年四季出菇,避免受市场行情影响产生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问题。同时,从产品深加工着手,筹措资金建设了面积1500平方米的冷库和烘干房,通过冷藏保鲜、热风烘干、腌制加工等方式延长食用菌的保存周期,每年可增收300余万元。

引进电商进驻,拓宽销售渠道。为增强贫困户抗风险能力,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马庄桥镇在传统的订单合作、农贸市场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食用菌”销售模式。2018年,引进大地密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驻基地,借力“互联网+”打造电商服务平台,让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让贫困群众通过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等在家门口就业,全面推进电商扶贫。大地密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加强合作,成功上线中国社会扶贫网,马庄桥镇赵家菌菇以国内全覆盖的态势“飞入各地百姓家”。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鸡枞菌、茶树菇、黑木耳、大球盖菇等10余种菌菇和红薯、鸡蛋等农产品,平均日销5000余单,高峰时达1.5万单,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同时,电商销售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冷藏、纸塑包装、冷链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发展特色旅游,打造品牌效应。赵家村毗邻濮阳市区,马庄桥镇利用地理优势打造食用菌文化,做好食用菌的“赏、采、食、购”文章,探索开发菌类旅游商品,利用赵家食用菌基地食用菌博物馆和学生实践基地,吸引游人到赵家村观光。下一步,马庄桥镇谋划建设赵家村乡村旅游基地,在村内道路两旁发展特色采摘,改造废弃坑塘,建设“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

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马庄桥镇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农业特色产业,很多镇、村干部成了食用菌种植、采摘、销售的专家,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得到了提升。食用菌产业不仅成了马庄桥镇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更成了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贫困户不仅脱了贫、摘了帽,更成了推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产业兴旺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贾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