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训练是语文能力提升的必备练习,仿写练习是读写结合训练的有效途径。仿写训练是一个由仿到创的过程,仿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方法,创是仿的举一反三,知识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先仿后创能大大降低习作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而让学生从例文学习中发现规律、习得方法,让学生习作能力在仿写中稳步提升。本文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以“五入”仿写训练法为尝试,谈一谈笔者在中年级仿写训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从课文题目入眼
阅读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课文题目,题目又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文本阅读的引领。当看到《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两个题目时,我们就能感知西沙群岛“富饶”和小兴安岭“美丽”的特点。教师应该提示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来感知文本内容,还应该提示学生在习作时,可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定题目,如《美丽的校园》《淘气的弟弟》《严厉的教师》。
从单元要素入手
每单元的语文要素决定了单元的训练目标。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段的第一句话写到“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后几句中“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都是在证明这里是鸟的天下。旁边的泡泡语还在提示:“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书写《操场是我们的乐园》,让学生列举在操场上玩耍的快乐,还可以让学生写清丰县明月湖公园的美。
从文本阅读入境
许多例文都是很好的习作教学范文,是仿写训练最好的素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首尾两段呼应表达,分别写到“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间部分四个段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学以致用,教师除了提示学生在习作时注意首尾呼应外,还可指导学生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书写《美丽的田野》《美丽的校园》等。根据年级教学重点和单元习作目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写具体、生动。
从交流平台入法
交流平台总是给我们提示方法,揭示规律,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交流平台提示学生,能表示一段话意思的句子可能在段的开头、中间或结尾,阅读时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自己理解这段话,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习作。就这样,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领悟、习得方法,学以致用,受益一生。方法的习得始终是学习的关键,要把这些学习方法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逐步实现由仿到创的提升、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从习作训练入笔
本单元安排单元习作《这儿真美》,强调“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并给出了参考范例。这提示教师要指导学生试着运用学到的方法,根据每个人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试着运用,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留一道选做题,用四幅图呈现了家乡田野的四季景观,让学生选择认为最美的季节,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本节课刚了解了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观,这样的选做题学生很乐意写,又选一个季节,学生很容易写。写完后必须让学生之间交流,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乡四季之美,又能合并同类,使每个季节的美都用不同的文字进行了表达和整理,为写好一篇习作提供了素材和保证。(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 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小学中年级仿写训练的问题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KGHYB-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