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西高城村考古现场。
5月26日,在濮阳县五星乡西高城村帝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4名考古发掘技师带领50余名工人,冒着烈日在这里挥汗如雨,寻找帝丘。
文献记载,上古五帝时期的颛顼帝曾在濮阳建立都城,史称帝丘。但帝丘遗址到底在什么地方,多年来一直没有定论。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组织人到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考古调查。2005年至200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濮阳市相关文物部门在东高城村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大型东周时期古城遗址,后被定为卫国都城遗址,也称高城遗址,目前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0月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濮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及濮阳县相关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西高城村对高城遗址进行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联合考古队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一丕副研究员任领队。项目领队及4名考古发掘技师吃住在村里,每天雇佣当地村民多则百余人,少则三五十人参加发掘工作。为了辛苦的黄泛区考古工作,一年多来,考古人员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考古发掘也为西高城村带来福利,不少人被雇佣到考古现场参与发掘,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和谐了家庭关系。村民支持考古,考古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经过一年多的发掘,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进入尾声。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工地形成了一个长81米、宽17米、深12米的规模巨大的城墙解剖发掘探沟,还有50余名民工分别站在七八层台阶上,由下而上翻土,参加发掘工作。探沟周边24眼水井日夜不停地抽降地下水。场面规模如此之大、投入如此之高的考古发掘在濮阳地区考古历史中属首次。来现场参观的省外众多考古专家也惊叹,这样的场面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濮阳地区是《史记》“帝王本纪”开篇“五帝本纪”中颛顼、帝喾和舜帝的重要活动区域,是中华文明根之所在。如此大场面、大投入开展濮阳黄泛区考古工作,既体现了濮阳地区在黄河文明、黄河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省、市、县文物部门积极响应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号召,深挖黄河文明、黄河文化元素,做好黄河文明、黄河文化研究、保护、利用的决心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