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管好用好人民群众“救命钱” ——濮阳县医疗保障工作掠影 2021年12月22日

濮阳县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育松与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医保政策。

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楼。

白堽乡卫生院召开医保政策培训会。

濮阳县梨园乡卫生院门诊楼。

濮阳县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迎春到郎中乡卫生院中医堂,观看中医医师为患者做红外线治疗。

子岸镇卫生院远程影像和远程心电工作站。

王称堌镇卫生院中医堂医生为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庆祖镇卫生院开展“防控疾病 守卫健康”活动。

医疗保障作为贴近民生的重要一环,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降低了疾病对家庭的影响,对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召开会议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聚焦广大群众期盼,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民之所系,政之所向。濮阳县医保局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履行职责,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医疗保障工作部署和医保各项政策,紧紧围绕管好用好人民群众“救命钱”这一主线,主动担当、务实进取,在抓好基本医疗保险的落实工作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医保制度托底保障作用,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构建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县医疗保障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以人为本铸精诚大医

从城关镇联合诊所到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经历了70年的风雨兼程、上下求索、薪火相传。初心不忘,经过几代追梦人的负重奋进和不懈努力,该院走出了一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在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就诊功能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在科室设置、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科学谋划、全面提升,目前共开放床位500张,设有30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为濮阳市临床重点学科,拥有美国GE1.5T核磁共振、德国西门子原装进口64排螺旋CT、乳腺钼靶、四维彩超、奥林巴斯胃肠镜等高端医疗设备100余台套,在全县位居领先水平。

该院还布局了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和康复大厅的“三大中心、一大厅”发展架构。其中: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中心是全县唯一一家主要承担医疗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机构;临床检验中心是根据区域性医共体建设需要成立的综合性、标准化的临床二级生物实验室;健康体检中心既是县第二医疗健康集团唯一拥有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也是全县唯一一家拥有职业病健康体检资质的机构;康复大厅是该院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临床康复治疗科室,也是县第二医疗集团综合实力最强的康复医疗专业科室。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目前,全院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乘借县域医疗健康集团建设的东风,向着‘努力建设人文、智慧、安全的现代化综合性健康医疗中心’的愿景破浪前行。”该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于振中表示。

白堽乡卫生院

守好群众医保“救命钱”

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治病钱,也是“救命钱”“保命钱”。乡镇卫生院该如何守好用好医保基金?白堽乡卫生院以严格落实医保政策、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的各项工作措施给出了答卷。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杜绝过度治疗……一项项便民政策为群众带去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让群众少看病、少住院、少拿钱,病人越来越少、人民越来越健康才是我们的目标。”该院院长孙世超表示。该院始终坚持以保障参保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参保群众切身利益为目标,积极简化就诊报销流程,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为更好地向参保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医保管理工作,该院通过召开会议、入村开展公卫随访、家庭医生签约等方式,大力宣传医保政策。定期组织医保政策学习,做到依法执业、依法服务。实施“一站式”结算模式,住院无须交押金,出院只拿个人自付费用,住院报销一窗口、一单式结算,解决交费压力大、报销多跑路的问题。认真落实告知和公示制度,向就诊群众讲清医保报销政策,使医保住院消费透明化,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看病。严格规范执业行为,落实首诊负责制,认真落实控费制度,设定住院、检查、用药制度标准,减少非必要、重复性检查,能门诊治疗的坚决不住院,病情好转能出院的及时办理出院手续,对症用药,不得超限用药,按规定审核、补偿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次均费用实现了全县最低。

梨园乡卫生院

慢性病鉴定兜起“平安底”

慢性病鉴定工作的精准与否,不仅关系着医保基金能否花到“刀刃”上,更直接影响着群众能否及时享受相应病种补偿待遇。为此,梨园乡卫生院坚持以优质的服务、规范的流程,着力做细、做实、做好慢性病鉴定工作。

梨园乡卫生院主要承担高血压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后遗症、慢阻肺等4种慢性病的鉴定工作。为扎实开展好该项工作,该院设立专门办公室,成立专项小组,坚持定方案、立规矩、强监管,实行“阳光鉴定”,确保公正公开公平,并坚持加强事后复检复审,切实做到严把筛查关、用好基金款。“我们实行慢性病鉴定动态清零机制,目前已完成鉴定1000余人,发证957人,发放告知单52份。”该院院长和淑红介绍道。

采取多项便民措施,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该院坚持提供便捷化、高效化、人性化服务,不断优化慢性病认定流程,最大限度地简化鉴定手续,并将帮办工作下沉到基层,针对偏远村庄实行入村入户,为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让百姓少跑路、让服务更贴心。针对部分鉴定未通过的群众,该院耐心解释鉴定标准和相关政策,告知其报销费用的适用办法,减轻患者日常用药支出压力。同时,该院不断扩大慢性病救治政策的宣传效果,切实把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纳入优惠政策管理范围,为实现慢性病鉴定全覆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郎中乡卫生院

坚持中医为本 服务基层群众

郎中乡卫生院作为一家集诊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新型乡镇卫生院,秉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事业和让群众少花钱就能治病的初衷,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号召,成立了集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针灸熏蒸治疗、康复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特色科室——中医堂。

走进该院中医堂,中药房、艾灸室、理疗室、煎药房、诊断室、治疗室等科室一应俱全,并斥资引进了中频治疗仪、空气波压力综合治疗仪、全身中药熏蒸、红光治疗仪、颈腰椎治疗多功能四维牵引床、康复训练仪等设备,以科技赋能中医治疗,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该院拥有副主任医师4人、执业医师8人、专业技术人员50人,还特别聘请了诸多技术精湛的中医医师,并鼓励支持医师到省级、市级医院进修培训学习。自开诊以来,中医堂每日接诊约20人次,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在群众间树立了良好口碑,许多外地的病人也慕名而来。

子岸镇卫生院

架起医共体“连心桥”

“不用跑路就能拿到市级医院专家的诊断结果,真是太方便啦!”在子岸镇卫生院,一名患者做完心电图检查,不到5分钟就得到了来自市中医医院的报告结果。走进子岸镇卫生院,标准化的硬件设备非常齐全,就医环境更是干净明亮,这都是该院不断推进医共体建设的成果。

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一直是基层群众看病时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该院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利用医共体这一就医新兴模式,上联市县、下联乡村,实行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图,让前来就医的患者以乡镇级别的收费标准便能享受到市级技术水平的医疗服务。每周还有市级、县级医院专家坐诊,引导群众留在基层就诊,让群众在不跑路、少花钱的同时,提高诊疗准确率,真正实现了镇级检查、市级出报告,检查结果互认,优质专家资源共享。

“医共体建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就医更加便捷、获得服务更加全面,还可以进一步节省医药费用,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医院得提升,是一项惠民、利民、更有利于实现百姓健康得实惠目标的就医新模式。”该院院长尚爱民介绍道。未来,随着医共体建设的不断推进,该院还将不断完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功能,实现全区域、全流程、全覆盖健康管理,推动各级医疗机构的共享共赢、高效发展,真正实现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资金持续使用、群众负担持续降低的目标。

王称堌镇卫生院

以养促医 防重于治

“我们就是冲着中医科王跃廷大夫的医术来的。”“花小钱治大病,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招法管用。”在王称堌镇卫生院,许多当地和周边的群众慕名而来。乡镇医院配备中医堂,是全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目的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堂成为当地百姓就医的首选。自该院建设中医堂以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尽显,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成了当地人健康的“守护神”,中医堂也成了该院的一块金字招牌。

基层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王称堌镇曾是全县贫困户最多的乡镇,对此,王称堌镇卫生院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主攻推拿、按摩、理疗专业,致力于让普通群众充分享受到“简、验、便、廉”的优质中医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对康复、医养的需求,切实守护基层群众的生命健康。医院拥有科室16个、床位90余张、职工70余人、全科医师12人,其中中医医师2人,年就诊量近万人次。

“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我院还坚持全方位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定期举办中医讲堂,积极促进中医在基层的推广。”该院院长龙文杰表示。该院还带动当地一名困难群众从事相关行业,为其谋得了发展出路。同时,该院也让群众树立了“未病就找中医调理”的就医理念,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日益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了中医在基层“火”起来、 “活”起来。

庆祖镇卫生院

弘扬中医文化 筑牢健康屏障

中医药在基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能有效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根据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服务能力建设要求,2017年,庆祖镇卫生院以中医堂为特色科室开展建设。中医堂设有中医诊室、中医治疗室、中药房三类科室,拥有中医医务人员9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执业医师5名、康复治疗师1名、执业药师2名,建成的中医诊疗区颇具传统中国特色,古色古香、设备齐全、环境优美。

庆祖镇卫生院开展的中医药服务,在全县医疗机构中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疗效,设有中频治疗仪、熏蒸床、牵引床、龙氏牵引椅、红外线理疗灯、电针治疗仪等治疗设备,重点突出中医文化“治未病”“既病防变”“医养结合”等主题,打造了独特的发展品牌,发挥中医药的“简、便、验、廉”优势,更好地服务大众,深受广大患者认可。

作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乡镇卫生院,该院拥有床位200张,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预防保健科、眼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急诊科等科室,拥有1.5核磁共振、16排全身螺旋CT机、DR机、彩超、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近年来,该院发展平稳,连年被上级部门评为“乡镇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并于2018年被国家卫健委评为2016年至2017年度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本报记者 刘阳 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张迎春 程正锋 胡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