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思考问题往往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散自己的思维。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对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数的收集与整理》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对身边的一些实物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在课堂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如在《观察物体》的学习中,可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不同的物体,以加深学生对物体的了解。物体制作完成后,可让学生对物体进行观察,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另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