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潜心养鸽事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09月22日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史一诺) 9月2日,记者走进濮阳县旺源养殖有限公司徐镇镇马吉村鸽子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鸽笼映入眼帘,鸽子发出阵阵欢快的叫声,这是徐镇镇马吉村村民王贵利的养鸽场。这几年王贵利靠养殖鸽子,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如今她的养鸽场有4万余只鸽子,年产值可达200万元。

2004年,王贵利夫妻二人带着一腔热血远赴上海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上海鸽子协会一对70余岁的老夫妻。这对老夫妻养鸽子30余年,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一开始从他们那里学习养鸽技术,返乡养鸽的想法就在王贵利心底扎根。

回乡后,王贵利创办了濮阳县旺源养殖有限公司。“这几年不断得到徐镇镇党委、政府的扶持,尤其是去年以来,帮助在场区内修建了一个840平方米的屠宰车间,一座100吨的冷库,还有4000余米的场区生产运输道路。”王贵利说。

王贵利告诉记者:“肉鸽养殖可以做到零污染、零排放,产生的粪便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场区的养殖过程运用的是绿色养殖技术,养殖的鸽子绿色无公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鸽子肉、鸽子蛋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销路自然是不愁。”目前,旺源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的鸽子远销北京、武汉、郑州、上海等地,和海南的合作也在洽谈中。

创业成功并不是王贵利梦想的终点,她的愿望是成为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鸽场养殖进入正轨后,不少乡亲前来学习养鸽技术,王贵利将鸽子饲料配方倾囊相授,将养鸽防疫等技术传授给大家。

如今,王贵利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发展肉鸽养殖,并安置数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平均每户每月增收3000余元。

下一步,王贵利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明年将增加两到三棚种鸽和双母鸽,预计发展到10万余只,形成集养殖、生产、屠宰、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专属绿色食品品牌,从规模养殖到精加工食品销售,走多元化延长产业链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思路,坚持走生态养殖、高端市场路线,让小鸽子“啄”出大市场,成为振兴乡村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