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优化健康服务 建设健康城市 ——我市持续强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综述 2023年02月16日

“选择软底鞋,常常泡个脚,适量去运动,减去小赘肉,三餐有规律,保持好心情……”2月10日,第五届濮阳市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决赛在市人民医院桃园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市各医疗机构的选手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以及活泼的表演,将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控等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趣味十足,把这场健康科普比赛变成了一场精彩的“联欢会”。

据了解,自“健康濮阳”行动实施以来,我市持续强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7年的9.01%上升至2021年的28.75%,年均增长近5个百分点。

建立并持续完善“两库”

两库,即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科普资源库。我市出台《濮阳市健康科普专家库管理办法》,强化健康科普专家团队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库成员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科普作品创作和科普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充实健康科普资源库。截至目前,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已扩充至130人,县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140人;市级科普作品资源库制作视频音频60个、平面类健康教育专栏30块、版面24块、海报6类18张、折页35种、读本2种和健康实用工具8类,供全市使用。

深入推进“健康濮阳行”活动

近年来,我市开展健康科普巡讲、健康教育进基层、赠送科普读物、发放健康处方等系列活动,实现活动“三个全面开展”(在县、乡、村全面开展)和健康科普“五覆盖”(覆盖乡村医生、老年人、妇幼、学生、职工5个重点人群)。2022年,在完成疫情防控艰巨任务的间隙,努力开展健康促进各项工作,累计开展健康巡讲598场,培养乡村医生、基层骨干6000余人,培养“家庭健康明白人”3万余人次,义诊5万余人次,医疗业务帮扶3000余例,发布科普信息33万余条。市级健康科普专家“一对一”下沉到98个乡镇开展健康知识巡讲活动,实现了乡镇100%全覆盖。

创建“广场公益医院”健康促进品牌

聚焦群众健康需求,把健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创建“广场公益医院”健康促进品牌,打通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广场公益医院已入驻医疗卫生机构12家,成功举办大讲堂52期,开展“爱周六”集中义诊71次,服务5.6万余人次,先后被国家、省、市级多家媒体报道。与市教育局密切协作,推动“健康副校长”派驻制度持续落实。全市1156名健康副校长通过“五个一”(每周指导一次疫情防控工作,每月上一次健康教育课,每季度参加一次行政例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师生座谈会,每学年梳理一次学校健康管理工作)工作法,指导学校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进校园工作。

连续举办五届健康科普技能竞赛

我市连续举办五届健康科普技能竞赛,培养优秀科普人才,打造优质科普作品,为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科普资源库持续充能。组建濮阳市代表队参加全省健康科普技能竞赛,累计斩获健康科普作品特别奖1个、金奖2个、银奖2个、最佳战队奖1个,文艺作品金奖1个、铜奖1个、优秀奖2个。积极推选健康科普作品,我市选送的科普作品《让眼睛运动起来》获得全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2021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总决赛第四名。

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袁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