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舍温
奶牛养殖中,牛舍的适宜温度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牛体就会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造成牛的代谢率提高,采食量增加,饲料利用率下降。因此,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封堵严实,防止贼风侵入;向阳面的门窗则要挂帘。此外,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可每天上午、下午各活动3个小时。
调整牛舍湿度
奶牛进入圈舍后,应注意保持牛舍内通风良好,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如果牛舍内湿度过大,会对奶牛产生强烈的外界刺激,从而影响产奶量,严重的还会感染真菌类疾病。同时,要及时清除粪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饲料应多样化
冬春节应及时调整奶牛饲料配比,力求多样化。精饲料供给方面,蛋白质饲料不变,玉米的供给量要增加20%~50%;粗饲料方面,最好饲喂青贮、微贮饲料或啤酒糟等,以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绿多汁饲料。
饮水必须加温
在冬春季,奶牛如果饮用了未经加温处理的自来水或井水,易导致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据统计,冬季奶牛饮用温水比饮用凉水产奶量可提高8%左右。奶牛冬春季饮水的适宜温度为成年母牛12℃~14℃,产奶、怀孕母牛为15℃~16℃,犊牛为35℃~38℃。
适量补饲钙磷和食盐
可在奶牛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钙和磷,一般每天可喂5~15克。尿素是补充蛋白质的有效措施,可酌量饲喂。一般6月龄以上的犊牛日喂30~60克,架子牛日喂70~90克,成年母牛日喂150克左右。因为尿素适口性差,可按1%的比例与精料混合后拌草饲喂,喂后半小时内不宜饮水。此外,还应视奶牛体重和产奶量高低,每日供给食盐50~100克。
刷拭牛体
经常刷拭牛体不仅可以使奶牛体表清洁,还能促进奶牛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调节体温,提高抗病能力。可每天早晚刷拭牛体各部位,每次3~6分钟。此外,应定期对牛舍及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并按防疫程序对奶牛进行疫苗注射,确保奶牛健康、产奶量高。
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