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临床科室所有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
回收: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每天定点到各个临床科室对使用过的可复用医疗器械、器具、物品进行交接、清点、核对工作。
分类: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器械种类、材质、性状、污染程度进行分类。
清洗:不同的器械、器具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主要有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手工清洗时,第一步,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第二步,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第三步,用流动的水冲洗洗涤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残留物;第四步,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处理。
消毒:耐湿、耐高温的器械、器具首选物理消毒法;不耐湿、不耐高温的器械、器具选用化学消毒法。
干燥: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温度为70~90摄氏度;塑料类干燥温度为65~75摄氏度。手工干燥处理应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操作时应保持擦布的清洁。
检查与保养: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对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垢和锈斑,器械功能应完好、无损毁;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清洗;器械功能损害和锈蚀严重的,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包装:闭合式包装、密封式包装、硬质容器。灭菌:根据器械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包括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低温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灭菌等。
储存:灭菌后的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物品存放架(柜)应距离地面20~25厘米,距离墙5~10厘米,距离天花板50厘米。
无菌物品发放:按临床科室需求进行发放,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