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领域,为许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有些病人有幽闭恐惧症,在做磁共振成像检查时难以配合,延长了检查时间,影响了其他患者,也给磁共振室的医护人员带来不少麻烦。幽闭恐惧症如何完成磁共振成像检查?3月16日,记者采访了市油田总医院放射科医生贾庆元。
贾庆元介绍,幽闭恐惧症是指进入封闭狭小的空间而出现恐惧感的一种焦虑状态,可发生在电梯、车厢、飞机等封闭空间。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检查通道(孔洞)像一个狭长的圆柱体,幽闭恐惧症患者进入后会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从而想极力中断检查。
“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如果患者因为幽闭恐惧无法配合,不仅图像质量受损,无法达到检查目的,还有可能出现心悸、呼吸急促、浑身麻木、寒颤等危害身心健康的情况。” 贾庆元表示。
针对要做磁共振的幽闭恐惧症患者,贾庆元给出以下建议:
1.自身有幽闭恐惧,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心理疏导,安全性讲解。医生也会更加留意监控脉搏呼吸。
2.患者可以带一名家属,在检查中握着对方的手,增加安全感。磁共振没有辐射,家属可以放心陪同整个检查过程。
3.检查前做好心理准备,了解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噪声和产热都是正常现象。
4.在扫描允许范围内,请医生做适当的体位调节,比如选择足先进入,留头侧在机器外。
5.清楚手里有个安全气囊,是患者和医生交流的途径。如出现任何承受范围外的不适,按压安全气囊,医生会第一时间出现。
6.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扫描间隙可与医生交流。
7.可携带一个不含金属成分的眼罩或者毛巾手帕等,想象自己是在家里睡觉,减轻心理压力。
最后,贾庆元提醒,如果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发现实在无法配合检查,应该及时叫停,避免硬抗。如果是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建议先通过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缓解病情。
本报记者 张岚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