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南乐县杨村乡 广集众智献良策 凝心聚力谋发展 2023年04月06日

本报讯 近年来,南乐县杨村乡政协工作办公室在市、县政协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搭建协商平台,强化履职尽责,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化组织架构,搭建协商平台。杨村乡成立政协工作办公室,并进行挂牌,由1名政协工作召集人、1名专职工作人员、11名政协委员(其中常住政协委员5名)组成。投资5万余元,建设乡政协工作办公室办公房2间,配备办公设施、会议桌椅、书籍报刊等。实施“制度上墙”,将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政协委员履职档案管理制度、政协委员下沉网格情况和召集人工作制度悬挂上墙。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开展委员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心得,汲取奋进力量,提升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使其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确保政协工作与党委同轴运转、同频共振。

积极建言献策,助推乡镇发展。杨村乡森林资源丰富,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21年,乡政协工作召集人组织乡政协委员成立课题调研组,跑遍37个行政村,详细了解全乡森林资源,并到安徽亳州中药材基地市场实地考察论证,最终形成了《关于依托杨村乡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的建议提案》,提交乡党委、乡政府。该提案被乡党委、乡政府采纳,借助国储林林带和廊道绿化项目,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首批试点在涨库路两侧林下种植药菊500余亩,年经济收益15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吸取经验,扩大种植规模,完善烘干房建设,拉长花期,实施多品种种植,在涨库路、袁烟路、城王路、郭吉道环线,栽植有香菊、苏北菊、金丝皇菊、早熟菊等中草药2000余亩。投资400万元,建设烘干车间4座,打造林下经济产品市场交易和销售体系,实现贮藏、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保护林农利益。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提供市场信息,规避市场风险。2022年,全乡村集体收入600余万元,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稳定增长,林下经济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例显著提高,实现了“绿美杨村”与“绿富杨村”发展共赢,打造了乡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和“领头羊”。

深入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政协履职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反映社情民意。杨村乡政协工作办公室按照户籍相近的原则,将所有政协委员下沉到网格、分配到村,围绕人居环境建设、产业经济发展、农村道路安全、高标准农田、种子安全等民生议题开展调研,就破解农村户厕改造、污水管网、安全饮水等群众身边的具体事宜开展“微协商”“微监督”,在助力解决实际困难、更好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中传递“政协温度”。同时,积极参与协助乡党委、乡政府中心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工作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和专业性、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特点,成立“政协调解室”,参与全乡矛盾纠纷调解。2022年,该乡政协委员调处矛盾纠纷80余起,化解信访积案4件。二是组织政协委员与老教师、老党员、“老文史”交流,追寻各种历史印记,为编纂杨村乡“一村一史”提供线索28条。三是在疫情防控中,全体政协委员战斗在防疫一线,当好“排查员”“宣传员”“代购员”。如政协委员程亚宾所在的腾飞建设有限公司,积极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在危难时刻,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责任担当。四是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组织政协委员到星汉生物二期、鼎基风力发电、中海油专供气等重大项目实地调研,为参建各方共同分析困难,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工程项目有效稳步推进。

接下来,杨村乡政协工作办公室将继续按照市政协《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办公室标准化建设工作标准》有关要求,对照“六有”标准内容,查漏补缺、举一反三,扎实推进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调研、撰写提案,积极参与乡镇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为杨村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政协力量。(杨金英 乔晓彬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