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拜谒名人故居 □ 王溱 2023年07月19日

名人非凡人,所以总会被人仰慕、惦记。活着时如此,逝去后依然如故。于是,一批名人故居就此诞生。

名人故居分门别类,精彩各异。作为文学爱好者,自然更青睐那些名作家的旧宅、老屋。记得有一年去绍兴,有幸拜谒鲁迅故居,看过二千平方米的百草园,还去鲁迅读私塾的“三味书屋”看了半天。但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命苦的朱安。作为鲁迅的原配,她孤独地来孤独地走,孑然一身,无所凭赖。与鲁迅众星捧月、百鸟朝凤的气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康有为故居颇多,但广东佛山南海的诞香老屋,是他出生的地方。这座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清代农村富家住宅,在康有为出生时,已住过康氏家族五代人,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宅。在老屋的日子里,是康有为思想、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康有为五岁能诵唐诗数百首,六岁时读《大学》《论语》,之后熟读《周礼》《尔雅》《水经注》,以及《楚辞》《汉书》等,可谓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康圣人”的尊称,不是随便而来的。

莎士比亚故居坐落在英国伯明翰附近的一座小镇上。小镇风景秀美,是英格兰最美丽的十座小镇之一。他的故居保持着十六世纪的风格,连工作人员都常年穿着几百年前的古装,更不要说壁炉旁边的木炭、笨重的木质酒桶、吱吱作响的木地板、略显粗糙的陶罐、色彩暗淡的油画了,让人感觉时光在倒流。

小镇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也是他的归宿地,到处都有他的印记。他受礼的教堂、求婚的农舍、晚年购置的居所、女儿的农庄等。14岁以前,莎士比亚一直生活在这里,之后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中断学业外出谋生。他当过演员,做过剧务。他的诗作和剧本,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崇拜者和敬仰者前来参观,人们像欣赏他的戏剧一样观赏他的故居,同时深深怀念这位杰出的戏剧天才。

斯托夫人是美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完全源于她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是一本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曾激励了一代人的废奴运动。

斯托夫人故居让人印象深刻。斯托夫人出生在康涅狄格州一个牧师家庭,成名后在家乡购置了一幢别墅式的住宅,一直住到离世。来斯托夫人故居,完全出于偶然。那天,我跟朋友驱车从美国的新泽西赶往康涅狄格州,为的是去参观早已做了攻略的马克·吐温旧居。结果到那寻找时,无意走进一间不大的办公室,迎接我们的一位笑容可掬的女士问,来看斯托夫人故居吗?这才发现,这里是斯托夫人故居管理办公室。

斯托夫人故居有17个房间,在这个三层楼的大宅子里,很难想象,斯托夫人完全是一个家庭妇女的角色:装饰房间、烧汤、煮咖啡、照顾丈夫和一对孪生女儿。而同时,斯托夫人在孜孜不倦地写作、绘画、旅行,甚至兼职家居装饰师。她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作品,其中《汤姆叔叔的小屋》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美国总统林肯曾亲自接见她,并称其为“发动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当然,这场战争是正义之战,是埋葬奴隶制度之战。斯托夫人以文学为武器,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其功绩不可磨灭。

故居、老屋、旧居,虽称呼不同,但都是名人曾驻足和涉足的地方。出生、学习、生活、工作、离世,无论何种状况何种形式,名人的气息、气味都会留存在这里,并散发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浓厚芬芳。人们慕名而来,睹物思人,重温名人的故事,回望名人的命运,感叹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