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浅谈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市子路小学 申卫玲 2023年12月05日

听、说、读、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其中,“写”是作为主要能力,因此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以文本为载体,有效仿写”“丰富学生生活,指导写作方法”“多种评价方式,增强写作信心”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降低习作难度 让学生“愿”写

“作文难,怕写作”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积极性,打消写作恐惧,让学生不再谈“写”色变。

教学中,教师从教材入手,向学生推荐典型课文进行仿写,使“学与用”“仿与创”紧密结合,降低习作难度。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句子、段落、写作方法等练习写作,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根据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他们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写中求创、求活、求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做到“愿”写。

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教师要指导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词句、精彩段落抄到读书笔记本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要求学生挤时间背诵优秀课外文章,为写作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指导写作方法 让学生“能”写

作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仿写训练也一样。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日如果学生不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时就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教师要做学生写作的引导者,扩展他们的生活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写作情趣。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生活,让他们在观察、分析、感悟的过程中学会用真实、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学生就可以品尝“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乐趣。

提高习作水平,还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活动,如做游戏、趣味比赛、故事会、猜字谜、诗词朗诵会、做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写作素材,让学生在作文中明显“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增强写作信心 让学生“乐”写

学生完成习作后,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赞赏,以此增强写作的信心。教师不要以成人眼光看待、评价学生的习作,要尽量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采用的评价标准也应分层而定。这样,习作得“优”的学生就不会局限于特定的几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中肯、积极的评价。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增强,产生愿意写的欲望,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教师还可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的习作评价模式,即“学生初写——小组内互评——师生评点习作——自改或互改——再修改”,最大限度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针对性地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乐于去写。久而久之,写作能力得到逐步提高,语文素养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