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语言。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开展语音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文章从教学环节中的听、说、读、写、看从手,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帮助。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听、说、读、写、看是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活动,新课程英语标准提倡以英语活动来开展教学活动,那么英语教师具体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这些活动呢?
多听
婴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是接受了无数遍的听力熏陶和模仿才发出了历史性的“妈妈”的突破,所以,大量听英语、听地道的英语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听语言是学好任何一门语言的重要方法。没有大量的高质量的输入就不可能有大量的高质量的输出,而听是输入的一种重要形式,标准地输入才有可能标准地输出。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抓住任何一个让学生听英语的机会。那么学生听什么呢?
首先,要听单词的原发音,然后是课文的,还有专项的听力练习。这些都要让学生反复听,教师们不要怕浪费时间,这对学生们学好英语是非常必要的。邓亚萍在她的新书《心力》中也提到,她学好英语的方法就是利用了她擅长听的优势,才最终让她顺利从剑桥博士毕业。
其次,除了听专业的音频,学生还可以听教师的英语发音。不管教师的发音是好是坏,都要尽力去尝试多说英语。或许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发音不标准,耽搁了学生。但是,任何音频也代替不了教师的情感投入,所以,教师的尝试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正能量的熏陶和感染。
再次,听同伴的声音。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创设好的说英语的环境,这样学生们才有机会听到更多的英语。
最后,听自己的发音。尽管学生听课本的音频、老师和同伴的声音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听自己读英语是一种更持久、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大声地朗读英语、说英语。
多说
说和听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别人说,自己才有可能听到。所以,前面的听强调了教师说、同伴说,还有自己说。说是一种最高级的输出,它包含了词汇、语法和各种句型,所以,一个说得好的人大都掌握了大量的词汇,熟悉了各种语法与句式。英语课堂一定要给学生们创设贴合他们实际生活的情景,鼓励其多张嘴去用英语表达,并给予积极评价与反馈。
多读
没有朗读,就不是语言课。就英语学习而言,读的方式有很多:朗读、默读、跳读、查读、对读、分角色读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这不但可以使他们熟悉语音,加强理解,也能巩固记忆。同时,还可以增强语感。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教师要分清精读和泛读的教学目标,并能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
多写
书写对于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语音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安排如下的任务,促进学生的语音学习。
音标抄写:要求学生抄写48个音标,帮助他们识别音标,同时抄写单词的音标,有助于他们了解发音规则,提高对语音的敏感度。
听写练习:通过听录音并尝试写下所听到的内容,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拼写能力。该任务的设计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分层设计,比如从单词的听写到短语再到句子。
自我纠错:让学生自己找出发音错误,并通过写下正确音标和读音符号等进行纠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预习标注:指导学生在预习环节,将新单词和不会的单词的音标、含义和词性抄写在相对应的地方,以提高其朗读生词的正确性,加强对生词的理解。
多看
新英语课标要求教师通过开展丰富有效的活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看的能力。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学生“看”的能力。
利用视频材料展示标准发音,让学生观察48个音标发音的口型和舌位;使用音标图表帮助学生可视化不同音素的发音位置和方法;使用颜色、符号或图片作为视觉提示,帮助学生记忆特定的音标和语音现象;展示相似音素的视觉对比,如长短元音、清浊辅音等,帮助学生辨别细微差别。
研究表明,结合多种感官(听觉、视觉、动觉等)的学习方式通常比单一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因此,将“听”“说”“读”“写”与“看”的策略结合起来,可以提供一个多维度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果。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学习特点来选择和调整这些策略,也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以便他们能够识别自己的学习风格,并扬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