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班主任例会中,六名班主任分享了区角游戏材料的管理经验。根据班级布局合理分区、结合活动主题预设区角材料、按照计划构思材料内容,游戏材料使用过程中分类摆放、有序取放、物归原处成为常态化的做法。有了良好的环境创设,如何实现游戏材料的梯度投放、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生发深度学习经验的迁移成为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组于2023年8月申报市级课题《幼儿园科学区游戏材料投放与使用的实践研究》立项成功。
深入学习教育理论 聚焦研究问题
读理论。课题组成员细细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结合主题教学课程及活动对应科学领域中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的具体目标,融合教学具体案例分析《指南》中的教育建议;读经典。分组研读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大家的经典论著,汲取教育精华,寻找有关科学探究类的教育故事;读儿童。时刻以儿童发展为中心,采用定区域、定时间、持续性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真实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辨析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凝聚教育智慧 聚焦游戏材料
“思便”。思考幼儿生活中有趣和有用的科学游戏材料,为游戏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思遍”。思考面向全体幼儿和个体差异儿童的普遍性。幼儿参与科学游戏的兴趣和能力各有不同,如何既面向全体幼儿又体现个体差异?“思辩”。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和实验等方法,采用辩论和辩证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儿童为中心 研修游戏攻略
研究游戏材料的特质。课题组梳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共44个主题课程下的近百种游戏材料,明确每个主题下的科学区游戏材料的种类;研究游戏材料的投放梯度。结合主题确定游戏材料的投放的周期,梯度投放的间隔时间,定期更换材料。及时呈现幼儿在探究科学区游戏材料过程中的不同玩法;研究“教”和“学”的游戏攻略。教师和幼儿在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中感受科学现象的神奇和游戏的乐趣,梳理游戏的过程与方法汇编成册,支持幼儿后续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