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不仅是学生充实课外知识、积累语言经验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终身阅读习惯的关键环节。整本书阅读作为对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与提升,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根据学生阅读进度,可分为三种课型:阅读导读课、阅读推进课和阅读交流课。每一种课型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共同构成了整本书阅读的完整体系。
阅读导读课
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的起始阶段,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书籍的基本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读书名、看插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对书籍的好奇心。同时,通过读序言、看目录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受全书的梗概和线索,明确阅读的重点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整本书的阅读计划,明确阅读活动开展的要求,为后续的阅读推进和交流打下基础。
阅读推进课
推进课是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检查阅读计划的落实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评选“最美读书人”等形式,激励学生持续阅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困难,指导学生采用更深入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阅读交流课
交流课是在学生读完整本书后进行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收获与感悟,进行思维的碰撞。教师可以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如“教育戏剧”“辩论赛”等,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升华阅读成果,促进学生思维含量的提升。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和支持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独到见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整本书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作为学生阅读的“点灯人”,教师需自身成为自主阅读者,以培养更多的学生成为自主阅读者,让他们的阅读步伐更为扎实、有力,逐渐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