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五育”并举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科融合作业设计 华龙区第一中学 盛艳 2024年08月20日

“五育”并举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指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同时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各育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依存,承担着不同的育人功能。它既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也能够落实到教学上的每个小点。作业的布置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策略,它既可以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也是发展学生各方面素养的重要手段。那么,在“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下,语文学科的作业应该如何设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以德为先,挖掘语文作业深度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在“五育”并举方针下,要求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尽可能地去挖掘深度。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肩负着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语言和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文字来学习他人的思想、先人的智慧。因此,语文学科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使得语文学科作业更加有深度,以此达到德育的目标。

二、以智为重,创新语文作业形式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将人的智能分为8种,这说明学生在智能上存在差异,擅长的领域也是有所区别。这也为作业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思路,教师可以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分类,设计形式丰富的作业让学生选择,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

三、以体为载,激发语文作业活力

体育是“五育”中的重要物质保障,对自信、坚毅、突破精神的锻炼,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其实体育处处渗透在语文学科中,例如借助学校运动会可以布置以下作业:

请为运动会中的一名运动员写加油稿,为他们加油助威,需要运用写作手法,体现人物一定的精神;请参赛的运动员仔细感受在比赛过程中的自己的动作及心理变化等,比赛结束后完成一个片段描写,需要运用到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与运动会结合的语文学科作业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悟可领。

四、以美为贵,提升语文作业美感

朱光潜先生提出:“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从美的角度来说,美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可以以音乐、美术、书法等形式呈现。如《三峡》一课,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培养学生的美育。

用美术想象:《三峡》为我们展示了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请你发挥想象,根据作者的描述创作一幅画,把你对三峡的理解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用书法呈现:擅长书法的你,用你的创作为我们展示不一样的三峡景色吧!

传统的作业设计重点在于理解关键字词和文章意思,以上作业设计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完成,还要借助其他学科从形式上提升语文作业美感,让学生领会到语文学科的美。

五、以劳为本,扎稳语文作业根基

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因此,脱离了劳动的教育是没有根基的教育。除了生活中的劳动,教师也应告诉学生,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劳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例如,通过设计可跟踪的长期项目作业锻炼学生劳动的毅力,感受劳动成果。名著阅读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培养相应的品德,名著阅读的自我任务规划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和时间的规划能力,这是以后学生劳动所需的技能。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教师可设置相应的任务,定期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培养学生的毅力。学生作品和成就得到展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收获。

“五育”并举下的方针对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作业设计时,应在“五育”并举下进行学科融合,让学生精神上有深度、思维上有创新、体魄上有活力、心灵上有美感、生活上有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