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道同行天地宽 ——我市全力打造鲁豫毗邻地区合作新样板 2024年08月28日

打开中国地图,距离山东最近的河南地级市,当数濮阳;打开濮阳地图,聊城和菏泽这两个“邻居”,赫然在目。

8月26日,市委书记万正峰带领我市党政考察团,赶赴菏泽开展考察交流合作活动。洽谈、交流、参观、签协议,菏泽之行收获满满。而在一个月前的7月5日,我市党政考察团也曾前往聊城市考察交流,推动濮聊深化合作。

“聊”发展,话“菏”作,“濮”新篇。今年1月,山东省政府和河南省政府发布《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将濮阳全域列入鲁豫毗邻地区合作范围。濮阳奋勇争先、行动迅速,主动牵手“好邻居”,扩大“朋友圈”,和聊城、菏泽一起,大道同行,互惠合作,打造鲁豫毗邻地区合作新样板,共创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同行·双向奔赴

7月5日的聊城之行、8月26日的菏泽之行,注定是深化邻里情谊的友谊之行、解放思想的“取经”之行和务实高效的收获之行。在紧凑的时间内,濮阳市党政考察团既从两市带回了囊括多个方面的战略合作意向,更感受到了聊城、菏泽两市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对今后自身发展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

聊城、菏泽,对我市党政考察团的到来同样诚意满满。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表示,希望与濮阳一道,在协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上深化对接落实,在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推进互补互融,在协同完善合作交流机制上强化互动共享,不断深化交流合作。菏泽市委书记张伦真诚希望菏泽、濮阳聚焦约定事项,完善常态化对接沟通机制,加强协调、共同推进,不断拓展领域、提升质效,把战略协议转化为推动两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携手发展。

事实上,作为比邻而居的三座城市,濮阳与聊城、濮阳与菏泽长期以来从未间断合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毗邻地区平安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文旅发展等多个方面,均已探索出宝贵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跨区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地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等总体部署。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两省将强化产业协调联动,深化科技协同创新,争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聊城市、菏泽市和濮阳市全域,均纳入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范围。

由此看出,我市和聊城市、菏泽市的区域合作,既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又有强烈的合作欲望,是豫鲁区域合作的双向奔赴。尤其是濮阳,作为河南的“东北大门”,提出要打造豫鲁冀省级区域中心城市。《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中多次提到濮阳,为濮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利好和机遇,使濮阳与周边“邻居”合作的意愿相当强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率先赶赴聊城、菏泽两市考察交流,表现出满满诚意。

合作·根基深厚

“豫鲁七县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缘相通,自古交往密切,合作渊源已久,积淀了血脉相连的手足深情。”8月8日,台前县、范县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阳谷县,菏泽市郓城县等豫鲁毗邻七县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齐聚台前,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并共同签订了《鲁豫毗邻七县文化交流合作倡议书》。与会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各县携手一定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赢,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典范。

“濮阳与聊城两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人员往来频繁,经贸联系密切,在长期发展中相互支持、相互帮扶,结下了深厚友谊,两地区域协同发展基础坚实、优势显著。”在7月5日赴聊城考察交流时,万正峰同样如是说。李长萍、张伦,与濮阳方面交流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无论是豫鲁毗邻七县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的发言,还是濮阳、聊城、菏泽三市主要领导的讲话,都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牵手同行,三地有着深厚的基础”。

三市有着深厚的协同发展基础。濮阳、聊城、菏泽三市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历史相通、文化相融、人文相亲,具有协同发展的先天基础。近年来,三市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交通、产业、文旅、环保、民生等方面,既各有优势又相互互补,即有相互的竞争又有共同的目标,协同发展成为三市人民共同的意愿。

三市有着长久的合作经验。濮阳、聊城、菏泽三市均位于省界交界处,地域面积大,人口多。多年来,三市坚持人文牵手、基础联通、民生互惠、经济共荣,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转第三版)

本报记者 袁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