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寻突破 强实效 优营商 ——濮阳县人民法院全力营造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侧记 2024年08月28日

编者按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法院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有力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近年来,全市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护企、暖心安商,锚定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扛起了全面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对此,本刊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办《“法”护营商 “优”无止境 》专栏,旨在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与各类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切实以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务营造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筑公司干完工程,房地产公司却拿不出钱,双方即将对簿公堂。房地产公司担心被告上法庭,到濮阳县人民法院寻求帮助。法官告诉房地产公司,要积极与对方协商,制订还款计划。在法官的引导下,两家企业不仅顺利解决纠纷,而且再度成为合作伙伴。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年来,濮阳县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切实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行动。

提高立案便利度。该院结合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多元解纷、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诉讼服务功能,优化辖区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畅通便民立案渠道。持续推广网上立案,推行立案容缺受理机制,实现涉企案件“一路畅通”。今年以来,该院网上立案率99.43%,网上缴费率98.91%。二是开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提升诉讼服务效能。推出“微服务”八项举措,开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做到当天申请、当天立案、当天移转,压缩涉企案件立案耗时,对涉企案件办理发放“绿标签”,将“绿标签”随立案材料同步带入电子卷宗,加快审判速度。今年以来,该院共发放涉企案件“绿标签”1514份,进一步缩短了涉企案件的审理周期。三是多元化解涉企纠纷,加大助企保障力度。“诉前分流+多元调解”相结合,拓宽涉企案件解纷渠道,成立买卖合同专业化审判团队,推动形成以案件诉前调解、简案速裁为主流,繁案精审作为后盾的调判模式,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诉累。加强与商会、工商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推进调解组织“点对点”线上分流。

增强市场主体安全感。营商环境好不好,体现在“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的办事效率上,折射在“遇事不求人,规则说了算”的社会氛围里。该院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日常审判工作,加强均衡结案、审限管理,依法审理买卖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合同类案件,维护交易安全,保护诚实守信,依法惩治欺行霸市、哄抬价格、阻扰施工等犯罪行为。严厉惩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商业贿赂等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该院曾受理一起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为租赁车辆提供担保,导致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代偿融资租赁款本息共计120余万元的追偿权纠纷案。该案标的额较大,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承办法官从多个角度与三方当事人沟通交流,多次走访企业,用时14天成功调解,被告自动履行了全部代偿款,减轻了企业诉累,也助力了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公平高效审理案件。该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坚持能动履职,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996件,审执结案件10093件,其中新收案件10329件,同比下降9.9%,17项设有参考区间的指标全部合格。一是全面强化审判管理。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扎实推动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全面提升。制发审判质效通报6期,撰写审判态势分析报告6份,为审判质量提升提供科学的“体检表”。加强数据会商,建立覆盖各业务部门的质效分析员队伍,召开数据会商4次,共同研判分析,通过“数字中的问题”找到“工作中的不足”,着力解决影响审判质效的突出问题。今年上半年,该院上诉率、一审裁判被改判率等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市第一。二是准确落实院庭长阅核制。出台《关于落实裁判文书阅核制度的试行办法》,进一步加强院庭长审判监督职责。以阅核制为抓手,聚焦质效指标,严把案件审判质量,确保依法履职、监督到位、过程留痕。今年上半年,该院一审裁判被改判率、申诉申请再审率等均实现同比下降。三是对发改案件进行专项评查。对发改案件进行周讲评、月评查,每个案件都在审委会会议探讨,通过承办人剖析原因、主管领导追根溯源,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及时整改,切实提升办案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今年上半年,该院共评查发改案件54件、执行终结案件698件、终本案件1323件。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该院主动延伸职能,与县工商联、县总工会等单位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多渠道化解涉企矛盾纠纷,节省诉讼成本。加强法治宣传,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准确把握企业司法需求,深入辖区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宣讲助企政策,帮助企业查找经营风险、堵塞管理漏洞,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发布涉企典型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旁听庭审,将庭审现场打造成群众共享的法治课堂。

加大执行惩戒力度。 针对企业高度关注的法院执行效率问题,该院在加大执行力度的同时,健全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机制。一方面,开展涉企执行专项活动,全面畅通涉企执行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债权案件快立快执,加速兑现企业的胜诉权益;另一方面,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采取“活封活扣”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建立失信“红黑榜”“大头贴”制度,向社会公布失信反面实例。同时,健全涉民营企业被执行人守信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引导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环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1年,该院执行合同指标在全省评价排名第七,被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三等功、“全市法院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与之相关的诉讼服务工作各项指标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被授予河南省“青年文明号”、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2022 年,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法院”。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李洁 赵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