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华龙区建设办开西社区是一个集商品房、老旧小区、廉租房于一体的综合型社区,居民结构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矛盾纠纷类型多样,调处难度较大。今年以来,开西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辖区实际,创新“5+4”工作法,建立“社玲调解”社区矛盾调解室、民主议事厅和“俊娟家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一室一厅一中心”),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体系,解锁基层善治“新密码”,全力打造平安社区,建设幸福家园。
创新“5+4”工作法,筑牢矛盾调解队伍根基。为提高处突灵敏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西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基层网格化规范化建设,在8个居民网格的基础上,延伸工作触角,增加微网格员68名,组建“小区当家人”“夕阳红”“老教师”等各具特色的小区矛盾调解队伍。创新“5+4”工作法,根据小区矛盾调解队伍自身特色,整合重组成物业纠纷调解队、邻里纠纷调解队、家庭纠纷调解队、经济纠纷调解队、情感纠纷调解队等5支调解小分队。探索实施“听倾诉—厘责任—促和解—勤回访”的“四步工作法”,精准服务,前置化解,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成立“社玲调解”社区矛盾调解室,打造经典调处品牌。开西社区不断延伸调解网络,创新调解方法,以有着30余年群众工作经验、成功调解处理100余件矛盾纠纷的社区退休干部李社玲同志为原型,探索成立“社玲调解”社区矛盾调解室,将各特色矛盾调解小分队纳入“社玲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小区矛盾调解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真正做到邻里争执化解在基层、邻里矛盾化解在社区,有效促进和谐稳定社区建设。“社玲调解”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切实做到了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初步形成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开西经验。
打造“民主议事厅”,议出和谐邻里声。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汇聚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群众力量,开西社区充分整合功能室,打造“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有地方做”的民主议事厅,使其成为倾听居民心声、解决居民矛盾、会商小区问题的“主阵地”。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民生实事和小区建设管理中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定期召开议事会,邀请“三官两员一顾问”及公益性专业调解队伍积极化解社区内各类不和谐因素,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体系。把多元主体聚集到协商的“圆桌”旁,形成“街社企商居”协同发力的社区“微治理”新矩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引入“俊娟家事服务中心”,提供优质“双师”服务。开西社区充分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优势资源,动员华龙区人大代表张俊娟,在社区建立“俊娟家事服务中心”,利用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双师”工作机制,将“懂法律、讲政策、能疏导、会调解”的专业法律和心理咨询资源转化为化解疑难纠纷的利器,将矛盾纠纷消弭于“未讼”之机、化解于“将讼”之时、息诉于“已讼”之间,成为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有益补充,确保辖区长治久安。截至目前,“俊娟家事服务中心”成功调解案件32件,追讨被骗资金8万余元。
下一步,开西社区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丰富和深化“一室一厅一中心”矛盾纠纷调解阵地建设,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的职能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零遗漏、调处零激化、矛盾零上交”的工作目标。(宗伟霞 周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