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打造区域合作高水平新标杆 ——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推进毗邻地区人大协作工作综述 2024年12月05日

11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和山东省聊城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签订《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携手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标志着两地在加强交流合作方面实现了新进展、新跨越。

“发挥人大作用,助力豫鲁毗邻地区协作,不仅是促进东中部两大板块联动发展、统筹南北方发展平衡性的现实需要,更是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正确选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表示。

提高站位融入国家战略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我市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原城市群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区,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连接枢纽,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从国家层面看,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发出了“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号召;

从省级层面看,今年年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纵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化豫鲁毗邻地区交流合作;

从市级层面看,我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到聊城、菏泽考察,签订了《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协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上对接落实、在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互补互融、在协同完善合作交流机制上互动共享奠定了基础,打开了豫鲁合作的全新局面。

“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加强毗邻地区人大协作,有利于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共同推动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治理,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联合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邵景良表示。

主动作为赢得“双向奔赴”

11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到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莘县樱桃园站,调研联络站建设和运转情况。这是范县人大和聊城市莘县人大联合设立的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框架协议签订前,豫鲁毗邻地区的县、乡人大开展了很多有效探索。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只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今年6月,濮阳县人大与莘县人大签订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框架协议;7月,台前县、聊城市阳谷县、泰安市东平县、济宁市梁山县、菏泽市郓城县等五县人大跨区域联动签约仪式暨第一次联席会议举行……这些扎实举措为豫鲁毗邻地区人大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人大系统的积极主动得到了毗邻地市的热切回应。今年8月,聊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起草了《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作用推动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来我市学习考察,积极寻求与市人大常委会深化区域合作,增进互联互通,共同为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促进毗邻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两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在长期发展中相互支持、相互帮扶,结下了深厚友谊,区域协同发展基础坚实、优势显著。豫鲁毗邻地区人大的合作有良好的基础、广阔的空间、美好的前景。”邵景良表示。

签订协议推动协同发展

强化协同立法、联动监督、发挥代表作用等重点领域合作,共同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跨区域问题有效解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制度创新经验……秉承依法依规、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强化沟通的原则,市人大常委会和聊城市人大常委会签订了框架协议。(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王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