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万胜蕾) 近日,市林业部门正抓住有利时机,做好植树造林工作。根据《濮阳市主城区杨柳飞絮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市林业部门在辖区内栽植无絮杨,为来年减少飞絮而努力。
“实行横成行、纵成列、斜成线,整齐划一,才能达到最好的绿化栽植效果。”12月13日,记者在位于锦田路与X008交叉口西北角的东部卫生防护林带看到,华龙区林业中心造林股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栽植管护技术指导,开展无絮杨栽植工作。连日来,该中心共栽植无絮杨1000株,绿化面积25亩。
据介绍,我市种植的杨树大多为有絮杨,杨絮的危害很多,不仅会让市民出现过敏和呼吸道疾病,导致不停地打喷嚏、咳嗽、浑身瘙痒,而且很容易引发火灾,威胁市民的健康和财产安全;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杨絮会粘在小麦的麦穗上,影响小麦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农作物减产等。为此,今年9月,市城市管理局、市林业局联合印发《濮阳市主城区杨柳飞絮治理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完善杨柳飞絮防治体系,全面做好杨柳飞絮治理工作。作为市城区的主要行政区,华龙区积极响应上级安排部署,逐步开展无絮杨替换栽植工作,努力以林业力量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华龙区林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将根据杨柳飞絮治理工作要求,争取在3至5年内对林业工程项目中已成熟、老化的用材杨柳树,尤其是雌株,逐年进行有计划采伐、间伐更新,更换成其他无飞絮污染树种。同时,在国土绿化中科学配置造林树种,大力构建以楸树、白蜡、国槐等污染少、见效快的乡土树种为主的树木结构,丰富树种多样性,有效避免单一树种引起的杨柳飞絮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