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融合
迈上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镇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衔接乡村,是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濮城镇作为范县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主阵地,从“新”突破,向“质”发力,以“产”落脚,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翼齐飞”,蹚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凝心聚力、发展增力、稳定固力“三力”融合的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濮城路径”。
党建引领 擘画“魅力濮城”蓝图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事业强。濮城镇始终坚持“党建立镇”,着力强化“党建+”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组织、产业、治理等同频共振,擦亮了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矛。
“党建+组织”,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坚持把乡镇发展与乡村治理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镇政府部署要求上来,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党建+产业”,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精准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下,濮城镇所处历史方位,找准未来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围绕“4个百亿级企业”培育,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做好项目落地建设服务。同时,高标准编制镇国土空间规划,提升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服务水平,围绕服务园区、集聚人气、汇聚人口、留住消费,打造范县副中心城镇及区域性中心镇。
“党建+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主线,以“三零”创建为目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用好用活“三联五帮”机制,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上交”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增力 擦亮“实力濮城”名片
以打造范县副中心城镇及区域性中心镇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壮大工业发展规模,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切实增强民生福祉。
工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抓住重点、精准发力,全力保障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天字号”工程,深化科级干部包企业包项目、政企联席服务等机制,开展嵌入式、跟踪式服务。推进中汇新能源生物质热电联产、新和5.0中硼硅药用玻璃窑炉改造提升、新天化工苯乙烯化苯酚等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信德新材料、华辰化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现有落户企业为载体,邀请有投资意向企业到工业园区考察,搭建企业之间的招商桥梁,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今年以来,招引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92.84亿元。
城镇建设吸引人口集聚。坚持“规划、建设、治理”协同发力,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主管网项目建设,完成兴濮路、濮州路、南北大街、东西大街4条污水主管网线路并网,进一步提升全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濮州仁济医院、军寨市场综合提升、丽苑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进一步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持续巩固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切实吸引更多人口集聚。
民生保障提升幸福指数。以项目为抓手,实施完成北街村中心幼儿园、葛楼幼儿园改造提升项目,推动五联小学、苏郝小学、舒斋小学建设生态绿色文明学校,全面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度。推进刘坑村“博爱救助站”建设,做好镇卫生院改造提升,解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问题,着力打造方便群众就医的“15分钟医疗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更有保障。
凝心聚力 吹响“活力濮城”号角
能不能抓好镇域经济发展,乡镇干部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乡镇主要负责人来说,抓经济的能力决定了镇域经济的活力。围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乡镇干部队伍,濮城镇在转作风、抓学风、塑文风上下功夫,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为全镇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转作风增干劲。以召开“转作风、强担当、争一流、促发展”主题活动动员大会为契机,以举办镇村干部夜校、村级考核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强化主动作为意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干一流、当先进、争第一”的工作氛围,动员全镇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抓学风提能力。多措并举激发镇村两级干部担当尽责的内生动力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通过镇村干部夜校、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开展理论学习,推动镇村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举办青年干部座谈会、宣讲比赛等活动,分享交流学习感悟,活跃干部工作思路;通过选派年轻干部包村,到基层一线历练,推动年轻干部在一线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塑文风润人心。立足古濮州文化禀赋,把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放在移风易俗的关键位置,引导全镇上下遵德守礼、良言善行,规范言行举止。同时,大力挖掘培育乡村各类典型模范,形成以“五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最美庭院”为主的示范带动机制,通过媒体平台宣传、举办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引导,用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以文兴业、以文化人,切实培育乡风文明。
稳定固力 夯实“幸福濮城”根基
围绕矛盾纠纷、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领域,扎实开展排查与化解工作,准确掌握情况,切实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化解纠纷保稳定。推进“三零”创建工作,做好“六防六促”文章,充分发挥综治中心视频调度室和“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点及“智慧濮城”网络平台作用,组织“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党员中心户”开展“网上+网下”巡查行动,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细致排查保维稳。每天至少1名科级干部在信访接待室接访,面对面了解信访人诉求,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组织相关负责同志实时掌握重点人员信息,持续加强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的稳控。组织平安办、各行政村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风险隐患源头治理,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守牢底线保安全。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聚焦企业生产、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安全生产专项行动,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强化各项整改措施,确保全镇持续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