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不觉又到岁末年初。
回望 2024 年,一路弦歌,满目华章:航空航天领域喜讯连连,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神舟十八号安全着陆,成功拓展了人类认知星辰大海的边界;巴黎奥运会赛场捷报频传,我国体育健儿勇夺40块金牌,刷新境外参赛纪录;人工智能AI技术方兴未艾,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
2024年,中国乐坛清风扑面。
刀郎自8月30日举办个人演唱会以来,从线上到线下,所到之处,皆成“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隐退多年,此次回归意义非凡,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不是“刀迷”,甚至不欣赏刀郎某些烦琐的歌词,但他本色出演,一件体恤一穿几个月,如同全红婵夺得3金仍不被奥运冠军的光环迷惑,在国宴上打包吃剩下或舍不得吃的桃子,深得我心,值得点赞。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刀郎团队无一人文身、染发、着奇装异服,演唱会全场无主持、伴舞、科技狠活,这在花里胡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太难得了,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眼前为之一亮。从刀郎《爱是你我》《西海情歌》等经典老歌传唱不衰、历久弥新的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到:即使众声喧哗,仍可坚持内容为王;即使横遭非议,仍可坚持自我。刀郎曾成功推出云朵,如今又带火徐子尧、周煜琪等后起之秀,可喜可贺。
2024年还验证了一句老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10月5日至6日,那英与刀郎同时举办演唱会,一个在澳门,一个在广州。相距不过百把公里,境遇却天差地别,判若云泥。这边厢门可罗雀,票价折了又折,直到“打骨折”,观众席仍稀稀落落,仅可容纳5000人的场馆空出一片,躺着都能听歌,响应者寥寥;那边厢门庭若市,开票即秒光,可容纳2万人的场馆座无虚席不算,场外还有5万人,大合唱声震屋瓦,响遏行云。曾几何时,那英贵为华语乐坛一姐,一言九鼎,声称刀郎的歌只有农民工喜欢。不期风水轮流转,演出现场遭遇观众呼喊“刀郎、刀郎,我爱你”,甚至出现要求退钱、中途退场的尴尬局面。这且罢了,她还将举国同庆的十一说成五一,贻笑大方。真是不丢人就不会现眼,不给别人使绊子,又怎会搬起砖来砸自己的脚?出来混终归要还的,端的不是一句妄语。
行文至此,刀郎正在北京举办跨年演唱会,那燃爆全场的气氛,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由衷祝福他和他的团队行稳致远,新年新气象。
二
2024年,中国文坛痛失两名名媛。叶嘉莹和琼瑶的相继离世,令人扼腕唏嘘。
叶嘉莹是诗词的女儿,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致力于诗词的研究和传承。叶嘉莹著作等身,教学有方,桃李满天下。她个人生活极度节俭,却在南开大学创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倾囊捐赠3568万元设立迦陵基金,推动古典诗词教育。她总结出中国古典诗歌“兴发感动”的审美特质,建立起贯通古今的中国诗学批评体系,赋予诗词以新的生命和意义,让经典永流传。她曾以质朴隽永的诗句“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自况,此刻重温,更觉语重心长。
十六七岁那会儿,我初次读到琼瑶的小说《匆匆,太匆匆》。因读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又买了她两本小说。读到第三本的时候,发现情节似曾相识,仍是才子佳人。那以后我就不再读她的小说了,所以她不曾影响我的写作,倒影响了我的生活。我在小说《恰夫妻少年》中写道:“我那时读过几本琼瑶的小说,我喜欢幻想那种浪漫而曲折、美丽而忧伤的爱情,生活把一个牛高马大的女人一下子推给我,叫我如何吃得消?我试图从终点出发,重返过程,就像我后来写小说,总爱倒叙一样。”
送别琼瑶,像送别专程赶往瑞士赴死的沙白一样,明知当断则断,仍心头戚戚。生命匆促而多舛,直叫人徒唤奈何。我理解并尊重她们的抉择,当我到了那境地,想必也会这样自行了断。2012年我大病一场,曾写下遗书,如果还有些许用处,身体所有零件悉数捐赠。毫无用处的骨灰,可埋在某一棵树下,或随意处置。不留墓地,不做标记,不想人都没了,徒留魂还未散的假象。
说到个人,2024年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在十一假期驱车上路,只身前往儿子生活工作的地方——广东湛江。
儿子小时候喜欢小动物,它们的走失和夭亡,让他伤心得不行,我们开始阻止他养小动物。孰料埋下伏笔,在岁月深处书写因果。如今小屁孩远走高飞,我们管不了他了,他养了一狗二猫,吃饭则顿顿点外卖。妻子不放心,跑过去陪他,丢下我一个人在家,饥一顿饱一顿。10月1日,我还照常采访,2日中午临时起意,去看看老婆孩子。
从濮阳到湛江,五千里路云和月,山一程水一程,险象环生。穿越一条条隧道一座座桥梁的过程中,时光长得望不到尽头,目的地远得望不到尽头,困意和恐惧轮番袭来,不绝如缕,挥之不去。正是沿途不断变换的景色,不断挑战极限的路况,以及映入眼帘的车祸惨状,让我保持警觉,谨慎驾驶。20多个小时的车程,加上在服务区吃饭和休息,我开车用了36个小时。一家三口的团聚,抵得过山高水长。
三
2024年,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10月7日,在湘汉路段,杜志军驾驶白色轿车冒死顶住失控车辆,守护住商业区和十字路口的安全;10月20日,在武汉光谷高架,沈鹏驾驶灰色越野车舍命将一辆失控车辆逼停,成功救下突发疾病的车主。他们一位是退伍军人,一位是人民警察,都是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他们的身份,只依据所驾车辆,亲切地称其为“白车侠”和“灰车侠”。他们接力谱写的见义勇为新传奇,让我们确信,所谓岁月静好,就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时光在走,2024年又见梦想的力量。
在扫码付款、银行转账越来越普及的当下,贵州毕节惊现一桩非同寻常的现金交易。一个小伙背着一包由1元、5元、10元零钱组成的4万多元货款,来到一家摩托车门店。
小伙22岁,读初中时喜欢上机车,从此省吃俭用,踏上艰辛而又漫长的攒钱之旅。初中阶段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也未形成,学习之余,怕就只惦记着玩了。可是,这个少年已在心中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一天天一年年,种子生根发芽、抽枝拔节的同时,少年也必将无数次地面对诱惑,比如好玩的玩具、眼馋的美食、刺激的游戏。稍微意志不坚定,就足以叫他功亏一篑。
从1元到1万元再到4万元,如同从山谷到山腰再到山巅,无限陡峭,无限远。但少年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从不曾犹豫动摇。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
因为热爱,所以捍卫。我们欣喜地看到,星光不负赶路人,不再少年的小伙聚沙成塔,终于跨上心心念念的机车,得偿所愿。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回。说话间,2025年已奔来眼底。过去一年,你有过意外的惊喜和感动吗?新的一年,你想过捍卫过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吗?接下来的日子里,愿我们携手同行,向幸福出发,与梦想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