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深挖传统文化资源 赋能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 市市直幼儿园 尚聪 吴建丽 2025年03月25日

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在幼儿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诸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它们承载着丰富的习俗和传统,幼儿通过参与这些节日活动,能够深刻体验节日的氛围,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对文化的认同感。

传统节日:体验文化 感知劳动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劳动智慧。端午节时,教师提前准备好糯米、粽叶、红枣等食材,为幼儿详细讲解包粽子的步骤,耐心教他们包粽子。中秋节时,幼儿园组织制作月饼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揉面团、包馅料、压模具,制作月饼。在传统节日中,幼儿们收获了文化认知,在劳动中培养了动手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非遗文化:传承技艺 磨砺品质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精神追求。在剪纸活动上,幼儿在不断练习中,掌握了剪纸技巧,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在扎染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讲解扎染原理和步骤,幼儿们感受到扎染的神奇。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们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坚持和合作,培养了不怕困难、勇于尝试的精神,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

农耕文化:亲近自然 尊重劳动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种植前,教师带领幼儿们认识各种农作物种子,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习性,幼儿们通过投票选择要种植的农作物;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幼儿们每天轮流照顾它们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收获季节,幼儿们参与采摘果实,感受丰收的喜悦;采摘结束后,幼儿们一起清洗、整理果实,将果实制作成美食,让幼儿们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农耕文化的浸润,增长了幼儿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真正理解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广阔的空间。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为幼儿创造更多实践与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文化浸润中感知劳动的意义,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