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策略研究 市实验小学 李敏 2025年04月08日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教—学—评”一致性策略的实施已成为教育实践中的一项关键议题。“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之间的协调统一。通过优化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进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致性策略的核心在于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为例,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属性,还涵盖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这种多维度的目标设定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巧克力、饼干、纸张,让学生亲手操作,直观感受分数的含义。通过这种操作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评”一致性策略中,评价环节同样至关重要。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作业、小测验、学生互评等手段,全面、多角度地评估学生的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重视他们的学习表现,如合作能力、表达技巧、批判性思维等。这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学—评”一致性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维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高度一致。教师可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进而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教—学—评”一致性策略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与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初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课堂外的学习活动同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数学游戏、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培养出逻辑严密、抽象思维清晰的数学思维方式。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将继续为提升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