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派出所负责人观摩“濮阳爱玲微警务”数字化平台。
在濮阳市中心城区,一个名为“濮阳爱玲微警务”的数字化平台,正悄然改变着基层警务生态。华龙区分局人民路派出所通过这一创新实践,用“微警务”撬动“大治理”,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多元共治、源头防控”的基层警务现代化新路径,推动警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实现了警情发案双下降、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的目标。
智慧前哨:矛盾纠纷止于“指尖”
“物业涨价纠纷差点闹大,没想到在手机上反映完,民警当天就带着物业和业主代表坐下来谈!”大化生活区居民张先生至今记得,今年1月通过微信小程序上报的物业纠纷,社区民警在接单后48小时内便组织三方座谈,通过四轮协商达成了协议。这得益于平台搭建的“1+2+N”智慧中枢——1个指挥系统、2个移动终端(居民小程序+警用APP)、N项协同机制,形成从线索上报到闭环处置的完整链条。平台运行以来,98.3%的风险隐患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22%。
多元共治:打破壁垒唱响“协奏曲”
深夜扰民的台球厅噪声、违规倾倒的建筑垃圾……这些曾让民警“管不了、治不好”的治理痛点,如今通过平台实现“居民吹哨、部门报到”。去年5月某夜,平台接到某小区居民投诉后,及时将噪声污染线索推送至街道综合执法队,次日凌晨便完成联合执法。“我们同步向涉事商家推送整改通知,3天内就收到隔音设施安装方案。”所长郭爱玲介绍,平台突破传统警务壁垒,将街道办、城管、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及辖区内重点单位、特种行业、各类场所纳入用户体系,打造了“问题联治、风险联控”的治理共同体,非警务警情分流率达73%,跨部门处置效率提升80%,场所自主整改率超75%。
数据实战:指挥室有了“千里眼”
走进人民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电子大屏上跳动的热力图引人注目:民警、辅警、网格员实时定位,重点区域的治安态势,群众诉求办结进度条……“过去靠经验调配警力,现在用数据说话,通过查看辖区内民警、辅警、网格员的热点地图可实时掌握他们的位置,通过视频点呼可全面了解辖区安全情况。”值班民警点开某商圈预警提示,通过视频点呼就近巡逻警力核查,10分钟便排除了火灾风险隐患。平台运行以来,依托可视化指挥模块,重大复杂事件处置时效缩短40%,辖区电诈警情同比下降23%。
党建赋能:小平台架起“连心桥”
“各位党员,本周反诈课堂将解析‘AI换脸’新骗局。”在平台“智慧微党建”模块推送通知后,9个社区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同步接收学习提醒。平台通过“党建+反诈”融合模式,组织党员民警、辅警、网格员组建“平安先锋队”,深入社区开展矛盾调解、关爱特殊群体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依托靶向宣传系统,平台向5000名注册用户精准推送“AI拟声诈骗识别”“保健品骗局话术拆解”等定制化反诈课程。居民陈某正是通过学习推送的案例,识破了骗子以“特效保健品”为幌子的诈骗话术:“他们用的套路和平台上周推送的案例一模一样。”
从“被动兜底”到“主动创安”,人民路派出所依托“濮阳爱玲微警务”平台,实现警情、发案双下降,群众满意度跃升12个百分点。郭爱玲表示,他们将持续深耕平台,强化机制创新,陆续上线外卖骑手“平安哨兵”、商超反诈联盟等新机制,让濮阳市中心城区的平安底色愈发鲜亮。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田维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