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课是德育教育的核心阵地,它引导学生的思想航向,塑造他们的品格。班会课的形式多样,主题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主题班会课存在主题不明确、环节杂乱、形式单一等问题。通过运用科学的步骤来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课,可以显著提高其教育效果。
第一步:明确主题 切口要小
班会课的主题来源多样,可以是结合学校的德育计划、是班级根据重要事件创设的德育主题,或者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的常规话题,甚至可以是针对偶发性班级问题选定的主题。无论主题来自何处,关键是要在宏大的主题下选择一个具体、精准聚焦的问题。
第二步:背景分析 真实而巧妙
背景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需要详细说明为什么需要这节主题班会课,包括具体案例、频繁出现的问题、学情分析等,所有能真实、巧妙地反映问题现象和本质的内容都应该被纳入。
第三步:目标具体 有方法可循
班会课追求“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将班会课目标分解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行动目标”,从了解、理解,到感受、认同、内化,再到付诸行动,一气呵成,始终贴近学生成长。同时,在目标的撰写表述上要有条件、有过程、有目标,表达句式可以参考:“通过/利用……明确知道、培养、形成”等。
第四步:准备充分 条理清晰
班会课前的准备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条件上进行准备,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班会课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根据班会过程各个环节的推进,提前谋划安排,如多媒体、调查问卷、现场采访、撰写文案、排练情景剧等。
第五步:过程生动 层次分明
“班会课过程”是班会课方案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主题导入、问题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设计意图、班会小结、班会作业。问题从呈现到分析到解决,分设在不同的环节中,每个环节不是在平面滑行,而是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直到显现成果。班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知、情、意、行”的环节设计,要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活动的选择服务于目标,还要尽可能保持新鲜,经常开展的活动类型有视频、音乐、游戏、辩论、讲故事等。
第六步:延伸拓展 经得起检验
延伸拓展是对班会课成效的检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不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开展“防止沉溺手机游戏”的班会后,学生的行为是否有所转变?这需要在学生群体中寻找行动支持,可以是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或家庭活动中的图片和视频。
第七步:深刻反思 积极改进
教师回顾班会过程,思考环节衔接是否顺畅、时间把控是否合理、内容讲解是否清晰、互动效果是否良好、既定目标是否全部实现、记录优点和不足等。根据反思和反馈,调整改进后续主题班会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以上七步方法紧密相连、循环推进,每一步都需要教师用心设计和实施,唯有这样,主题班会课才能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摇篮、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最终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