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检察建议后,我们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县城‘三合一’场所(兼有生产、住宿、仓储、经营等多种功能在同一空间内的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累计排查135家场所、整改隐患63处……”近日,看着南乐县城关镇政府的书面回复,南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关国志露出欣慰的笑容。
2024年9月,关国志在走访中接到群众反映: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小康村昌州路沿线“三合一”商铺密集,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前些日子某商铺突发火情,幸亏被及时扑灭才未酿成大祸。
关国志凭借职业敏感立即锁定监管症结:该区域属于南乐县城关镇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范围,现存在重大公共安全隐患,已构成行政公益诉讼立案条件。经调查认定,该镇政府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事实清楚,检察机关必须启动法律监督程序。
于是,关国志带领办案组立即展开调查。当时现场令人触目惊心:箱包厂、制衣店等商铺混杂经营,原料成品随意堆放堵塞消防通道;电器线路私拉乱接,无防火分隔设施;数十名工人挤在狭小空间作业,仅有一个安全出口。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加工毛绒玩具、窗帘布料的场所堆满易燃物,一旦失火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是典型的监管缺位!”关国志向南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江艳伟汇报后,经请示市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10月16日正式立案。办案组兵分两路:一组固定证据、走访商户,另一组向消防、电力专家请教专业知识。3日内,该办案组针对南乐县城关镇政府的检察建议书成型,明确提出3项整改要求:规范场所分区、保障消防通道、加强安全宣传。
2024年10月18日检察建议送达当日,南乐县城关镇政府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由该镇党委副书记牵头,联合消防、应急等6部门启动“拉网式”排查。工作组针对该镇西街小康村昌州路49家重点商户制订个性化整改方案,累计清理占道货物17处,同步组织“三合一”场所负责人开展消防实操培训,通过应急疏散演练、灭火器材使用等现场教学,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处置能力。
2024年12月,当关国志回访时,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小康村昌州路已经焕然一新:商铺实现经营区与仓储区分离,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墙上的逃生标识清晰醒目。“这次动真格了!”当地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镇全镇整改达标率达到100%,相关场所未再发生火情。
“安全生产无小事,必须用‘检察蓝’守护‘安全线’。”此案结案时关国志感慨道,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推动形成监管合力,既破解了多头管理难题,更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司法实效。
晨光流转中,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小康村昌州路的民生工程已经旧貌换新颜,崭新的消防栓在暖阳下泛着银光,织就一张守护生命的“平安网”。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王保安 闫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