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农家书屋“活”起来 村民阅读“热”起来 2025年05月13日

走进范县王楼镇东张村农家书屋,孩子们正捧着绘本阅读,几名村民在阅览农技专业书籍……这一幕充满书香的场景,正是王楼镇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激发乡村文化活力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该镇以“书香濮阳”建设为契机,通过阵地升级、服务提质、功能拓展“三向发力”,让农家书屋从“静态藏书点”蝶变为“乡村文化会客厅”,累计开展惠民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3.6万人次,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立体网络织就书香版图

该镇积极构建“1+32+N”的阅读网络,以镇图书馆为核心枢纽,打造全域覆盖的阅读阵地。深入开展全民阅读进机关活动,党员干部在主题党日、世界读书日等活动中带头分享好书17场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文化自信。同时,积极创建“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村镇”“书香家庭”等特色品牌12个,开展“党史学习进校园”、“国学经典诵读”、“阅”耳动听等形式新颖、主题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60余场,进一步激发群众阅读热情、培养阅读习惯。此外,该镇还引进线上阅读平台,整合政治理论、科普读物等电子图书5万余册,实现群众“扫码即读、指尖阅读”。村民感慨:“家门口就有‘图书馆’,农闲充电越来越方便!”

多元服务激发阅读热情

针对群众需求,该镇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拓展功能,配备桌、椅、电脑、橱柜,近三年先后为32个农家书屋更新、配置农业技术和儿童绘本等图书6700余册,各村藏书均在2000册以上。制订农家书屋管理、图书借阅等工作制度,对农家书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书屋每周开放不少于5天,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让农家书屋的运行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离退休教师、老党员等群体作用,建立一支100余人的相对固定的管理员队伍,强化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服务意识,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村民李大姐说:“在书屋既能学技术,还能带孩子参加活动,书屋真是我们的‘文化加油站’。”

功能延伸培育文化生态

该镇打破书屋单一阅读功能,打造“文化+”融合生态。坚持“一室多用、开放共享”的原则,探索全民阅读与农家书屋深度融合,开展党员活动、文化讲座、理论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120余场。利用“我们的节日”、寒暑假期,在全镇各村农家书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封家书”等阅读活动,为群众提供了自主学习、开阔视野的平台,有效保障了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假期期间,返乡大学生开展留守儿童课业辅导、安全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300余人次;农闲时节,农技专家开展病虫害防治、大棚种植、果树栽培等培训20余场,让书屋成为乡村生活“新中心”。

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充实完善存书种类和数量,持续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引导更多群众走进农家书屋,提高群众阅读积极性,让全民阅读成为常态化和新风尚。

本报记者 宋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