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班尝试了以《认识时间》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这次大胆的尝试,给我和孩子们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
数学课堂上,孩子们第一次正式和钟表“交朋友”。当他们歪着小脑袋,认真分辨时针和分针,兴奋地说出“晚上8时是我和妈妈亲子共读的时间”时,我知道,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开始在他们心中具象化。为了让这份认知更深刻,我带着孩子们用卡纸、图钉制作简易钟表模型,孩子们专注的模样让我感受到动手实践的魅力,也让我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
语文课堂上,《一分钟》的故事成了绝佳的切入点。教师付文燕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元元的经历,孩子们听得入神。当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因为浪费时间而后悔的事”时,有的孩子说因为赖床差点迟到,有的孩子说贪玩没写完作业等。通过热烈的讨论,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懂得了合理安排时间和管理时间的重要性。
音乐课堂为认识时间打开了新的大门。教师张莉组织学生进行《麦芽的一天》情境表演,他们化身小歌手,跟着轻快的节奏,一边唱一边讲述自己在学校的一天:“9时,我们在教室里读书朗朗;4时,音乐教室里传来我们美妙合唱声……”他们用稚嫩的歌声和生动的语言,将时间与生活场景完美融合。那一刻,我看到时间不再是书本上的刻度,而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活片段。
美术课堂上,《成长足迹》单元的创作活动,教师段孟男让孩子们用画笔记录时间的力量。他们画下龟兔赛跑的翻转过程,还用折纸表现自己学习画画从“歪歪扭扭”到“有模有样”的变化。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一边回忆,一边惊叹道:“原来坚持这么久,我们能进步这么多呀!”这不仅是一节美术课,更是一堂关于时间与成长的深刻体验课。
科学课堂上,教师孟琳带领孩子们开启了白天和夜晚交替的奇妙之旅。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月亮的变化和时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兴奋地分享这一发现。看着他们充满好奇和探索欲的眼神,我知道,跨学科教学正在悄然改变着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此外,我给孩子们推荐了一些关于时间的绘本。孩子们说:“我也要像绘本里的小朋友一样,做时间的小主人!”
这次跨学科教学实践,对教师和孩子们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体验。备课过程中,我与各科教师反复研读不同学科的教材,思考如何巧妙整合内容;课堂上,关注孩子们对不同学科知识融合的接受程度。孩子们在多学科的学习中,对时间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跨学科教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不同学科的知识,让学习变得立体而生动。它让“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在多学科的碰撞中变得清晰可见,也让我看到了教育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我期待带着孩子们踏上更多跨学科学习的奇幻之旅,让知识在融合中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