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范县探索“三化”养老服务模式—— 绘就银发幸福生活新图景 2025年05月15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为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范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探索全域化、社会化、智慧化“三化”养老服务新模式,构建了以县养老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养老机构为支撑、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民办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高位谋划

全域化养老服务普惠民生

范县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养老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养老服务领域的难点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范县先后投入1.2亿元,建成重度特困人员托养中心、精神智障特困人员托养中心、范县老年人养护中心,提供养老床位582张,为老年人营造了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乡镇层面,投入1500万元对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升级,辛庄镇敬老院成功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目前,范县10个乡镇敬老院功能更加完善,提供养老床位307张。建成12家日间照料中心、99个中心幸福院,投入207万元对全县68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完成75个助餐点建设,将养老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

专业运营

社会化养老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为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范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主动承接豫鲁毗邻地区养老服务发展工作,加强与山东省聊城市的养老业务合作。同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的增值税进行免征,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在服务模式上,创新推出“365”模式和“369”模式。“365”模式即一年365天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保障,整合各类资源,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369”模式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推行邻里照护、日间照料、居村联养、集中托养、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六种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支持、强化人才培养等九项保障措施,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范县发挥中职教育优势,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特色学科,在校学生49人;邀请中石油联合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对养老人才进行全方位培训,培育10名村匠、60名养老护理师。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开展护工职业技能培训,开办37个班次,培训1696人,其中培训养老护理员1189人,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信息赋能

智慧化养老服务提升服务品质

范县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开展“互联网 + 医疗”、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设立家庭病床、上门巡诊,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高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累计1.7万人次,建立健康档案6.1万余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41664人,让老年人融入智能化社会,乐享“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

在服务质量监管方面,范县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实时掌握养老机构设施设备、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情况,并及时调度处置,确保安全运行。截至目前,范县累计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14次,培训人员360余人,检查涉老商品经销门店36户次,约谈老年用品经营者3次,切实保障了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⑩ 本报记者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