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不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后续发展。因此,探索有效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几种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为提升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情境创设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数学概念。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恰当的情境创设能够提高概念理解深度。
直观演示教学法。是指利用图形、实物、模型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形象表征。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几何概念的教授,能够使学生对概念的记忆保持在高水平。
联系实际教学法。该方法注重将数学概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实践任务,如利用统计概念分析社区数据、运用几何知识测量校园面积等。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结论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方法,综合运用情境创设、直观演示、循序渐进和联系实际等策略,通过持续优化概念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李华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5):12-15.
[3]王立军,陈晓芳.数学概念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与实践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78-82.
本文系濮阳市华龙区教育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新授课中概念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批准编号:2024JCJY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