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化平台:重塑争章全流程新生态
(一)技术融合,搭建高效数字平台
濮阳市子路小学引入“校邦红领巾争章平台”,借助其先进技术优化争章流程。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争章活动管理、数据统计等功能独立区分,保障运行稳定的同时便于功能拓展。
平台具备强大的图像识别能力,能精准辨别20余种少先队员争章场景。例如在“环保小卫士章”争章活动中,少先队员上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照片,平台可快速验证照片真实性,一旦发现虚假申报,立即驳回并向辅导员发出提醒,极大提升审核效率与公正性。同时,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邀请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管理层、家长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作为节点参与数据管理网络。当少先队员获得奖章时,其姓名、中队、争章时间等关键信息经特殊处理,形成不可更改的时间戳。家长输入孩子账号,即可调取奖章记录;社区工作人员也能依据权限查看数据,实现多方共同监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增强各方对争章活动的信任。
(二)数据驱动,实现精准任务推荐
市子路小学打通平台与学校教务、后勤保洁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德育处等部门系统,全面收集少先队员在校内的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后勤服务评价、校园安全表现、德育活动参与等数据。同时,通过平台自身功能获取少先队员课外活动数据。利用数据分析算法,挖掘日常行为与争章能力的关联,并设定不同数据的重要程度。如发现积极参与德育活动的少先队员在“立德章”获取上成功率更高,便将德育活动参与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平台根据少先队员实时数据,每周自动推荐适合的争章任务,教师审核工作量减少80%,大幅提升争章效率。
二、多维评价:构建全面科学新体系
(一)分层设章,细化评价维度
市子路小学依据全国少工委要求,结合本校少先队员特点,构建“基础章+特色章+星级章”分层评价模型。基础章面向全体少先队员,设“向阳章”“立德章”“成长章”等,旨在培养品德修养与行为习惯,强化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如“向阳章”要求少先队员每周阅读一篇红色故事并分享心得,在红色经典中增强爱国情怀;特色章结合地域文化设“龙乡文化章”,引导少先队员了解濮阳历史文化,增强家乡认同感;星级章为综合表现最高认可,需在多领域成绩优异且有突出表现才有资格申报。
学校组织资深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等多方人员,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与少先队员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学段制订差异化评价标准。充分考虑低、中、高年级少先队员在学习能力、自主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科学的权重分配。以“小书虫章”为例,“小书虫章”的评价充分体现激励阅读兴趣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导向,且根据学段呈现差异,融入思想引领内涵。低年级以激发阅读兴趣为重点,将“阅读兴趣激发”权重设为60%,鼓励每天阅读富含红色元素的绘本20分钟,家长通过平台上传亲子共读记录,传递红色精神;“阅读内容初感知”权重设为30%,通过趣味方式结合红色故事,培养少先队员对内容的初步认知和高尚情操;“阅读分享小尝试”权重设为10%,组织“红色故事小喇叭”活动,锻炼表达能力,传播红色文化。
中年级注重引导形成稳定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养成”权重调整为50%,要求每日自主阅读30分钟并打卡;“阅读内容理解”权重提升至35%,需完成阅读思维导图,提炼红色书籍中的革命精神;“阅读分享交流”权重为15%,鼓励在班级读书交流会分享感悟,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高年级着重培养深度阅读与知识迁移能力,“阅读深度拓展”权重设为50%,要求撰写有见解的读后感,思考红色精神的时代意义;“阅读分享传播”权重提升至30%,鼓励在校内校外开展红色读书分享;“阅读实践应用”权重为20%,围绕红色阅读开展创意写作等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这样的分层评价模型,市子路小学不仅为少先队员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还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少先队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元主体,丰富评价视角
平台引入“同伴互评”和“社区评价”机制,打破单一教师评价模式。“同伴互评”采用双盲模式,在“团结协作章”评选中,少先队员分组完成任务后匿名互评,得分占总评分30%,促进相互学习。“社区评价”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校外评价员,在“文明社区章”争章活动中,从活动参与度、服务态度等维度评价,结果纳入争章档案。此外,平台将综合素质评价维度从5项扩展至12项,实现更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协同育人:创新家校社联动新模式
(一)家长参与,延伸争章教育触角
学校开发微信小程序家长端,设“争章进度”“活动记录”“家校沟通”“任务指导”等功能板块。“争章进度”以可视化图表展示奖章获得、任务进展;“活动记录”呈现争章活动照片、视频与评价反馈。在“家庭劳动章”争章活动中,家长通过“任务指导”获取清单与视频,与少先队员制订计划并上传劳动场景,使家庭场景任务完成率从31%提升至79%。“家校沟通”支持多元交流方式,沟通频次提升3倍,实现家校教育无缝对接。
学校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家校协同活动。线上开展“争章经验分享会”,邀请优秀少先队员和家长直播分享;线下举办“亲子争章日”,设置亲子互动争章任务,增进亲子关系,融入红色教育元素。
(二)整合资源,拓展校外争章空间
市子路小学与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机构合作,明确权责。与博物馆合作开展“小小讲解员章”争章活动,博物馆提供培训,少先队员实践讲解后由专业人员评价。在“科技探索章”活动中,科技馆提供设备资源、发布任务指南,专家与教师共同评价少先队员实验成果。合作开展活动后,少先队员校外争章活动量同比增长400%,提升争章实践性与教育性,同时结合社会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强化政治启蒙。
四、数据赋能:驱动教育决策与活动优化
(一)深度挖掘,助力个性化教育
平台建立定时与实时相结合的数据采集系统,以“科技创新章”为例,发现低年级少先队员完成率低,经分析调整任务后,奖章获取率显著提升。平台通过成长柱形图展示发展情况,教师据此精准推荐争章任务与学习资源,同时关注思想动态,开展针对性思想引领。
(二)精准优化,提升活动育人实效
在“志愿服务章”争章活动初期,平台数据分析显示任务完成率仅30%,少先队员反馈形式单一。学校深入分析数据,结合调查明确问题后,与社区、公益组织合作优化活动,新增多样化任务,制作引导视频,增设互动板块。优化后活动经多渠道宣传,参与率大幅提高,少先队员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培养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语
濮阳市子路小学借助信息化争章平台,创新红领巾争章评价机制与管理育人模式,实现争章全流程数字化与个性化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平台、多维评价体系、家校社协同以及数据赋能等实践,提升了少先队评价机制科学性与实效性,更在潜移默化中筑牢了少先队员的思想根基,强化了政治启蒙。此次实践为少先队工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学校将持续探索优化,为培养新时代优秀少先队员贡献力量。
(本文为河南省少先队研究课题“运用信息化争章工具创新红领巾争章评价机制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编号:2024S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