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惠及哪些群体?资金如何保障? ——两部门详解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2025年08月08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政策惠及哪些群体?资金如何保障?怎样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在国务院新闻办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权威回应。

政策惠及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根据《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学前一年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大班。”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说,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既包括公办园,也包括民办园;既包括城市幼儿园,也包括乡村幼儿园。“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根据《意见》,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

“也就是说,对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原来收多少,现在就免多少,全额免。对于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民办园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郭婷婷说。

补助资金由央地财政共担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尤为关键。

《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

“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例较高,免除费用后,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郭婷婷说。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介绍,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其中,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80%、60%和50%的比例分担。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指导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好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应承担的资金。

补助资金,如何管好用好?

“对于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拨缓拨补助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许留庆说,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情况,加强动态监测评估,同时推动建立长效的监督体系,按规定适时开展督导检查。

多措并举确保政策落地

当前,距离今年秋季开学不到一个月时间,如何确保政策落地落实?

“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期下达。”许留庆说。

许留庆表示,财政部还将指导各省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督促地方落实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刘玉光介绍,教育部将督促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后,尽快部署实施,倒排工期推进政策落地;依托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幼儿园在园儿童学籍信息管理,精准审核在园儿童数据及受助信息,强化与相关部门数据的对接共享与交叉稽核,做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

据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