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走进范县范水办范水花园安置区,就业基地的键盘声、生产车间的机器声与村民脸上的笑容交织成动人的发展图景。在筹备组党工委的引领下,范水办党建力量不断凝聚起企业、群众、乡贤各方合力,让这座新建迁安社区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企业快速扎根,成为该县“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鲜活图景的典型代表。
3天协助跑完注册手续
“郝指导,您看这个数据标注得合格不?”莱辰网络办公区里,21岁的马士俊坐在轮椅上向指导老师请教。因腿部残疾,他毕业后曾待业数年,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如今保底工资1800元准时到账、社保缴费清晰可查,让他心里格外踏实,因自力更生而重燃梦想。
为让助残企业快速落地,筹备组党工委成立专项专班,3天协助跑完注册手续,13天将闲置厂房改造成无障碍基地,党组织的坚强后盾让企业发展信心满满。目前,该公司已助力111人实现就业,其中25人集中在社区办公、86人居家灵活就业。
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成日常
“春秀,这包外贸订单赶完,差不多就到回家做饭的时间了!”鹏甄服饰车间里,组长商亚玲的喊声让胡楼村村民王春秀干劲更足。一块珊瑚绒布料在王春秀手里很快变成精致成衣。“以前在外地打工,孩子夜里打电话时常泣不成声。现在车间离家百米远,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日子更有奔头。”
企业落地时,筹备组党工委“红色代办”全程护航。“前期装修缺人,村干部带党员来帮忙;外贸订单忙时缺人手,村干部就动员附近村民做小时工,服务周到又贴心。”企业负责人刘来滨笑着说。
农家女转型成“帐篷专家”
“气阀得拧够三圈,不然漏气率会增加 2%。”盛誉户外车间里,50岁的王瑞红拿着检测表给新工友强调细节。
盛誉户外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充气帐篷的企业,以“多颜色、多尺寸、多户型”优势拓展市场。曾经只会种庄稼的王瑞红,如今已成为精通“面料拼接对位法”“充气测试技巧”的质检能手、“帐篷专家”。
“企业发展背后,少不了党工委主动对接资源、牵线合作。为了促成福建企业与我厂达成合作,办事处领导多次陪同考察,联系专家给设计、销售提出很多好建议。”车间负责人刘建民介绍,如今已将帐篷从基础款升级到多样户型,不仅让农户实现了技术增收,更“缝”出“党建搭台、创新增品、村民增收”的共富图景。
本报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张雯博 郭芳